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道感染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位肠道感染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率为96.43%明显较对照组71.43%高,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98.21%明显较对照组78.57%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肠道感染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效率,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肠道感染 继发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行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2018年6月收治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一般护理、手术室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级愈合32例,高于对照组22例,丙级伤口3例少于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7.14%(3/42)少于对照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肠胃道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感染,提升愈合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胃肠道手术病人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进区通过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达标考核后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总感染率2006、2016年分别为1.95%和0.10%;本区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虫种有4种,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结论武进区的肠道线虫感染率曾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通过采取定期集体服药驱虫等防治措施,肠道蠕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 标签: 人体 肠道线虫 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组,每组50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指标、切口感染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切口愈合指标及切口感染指标均取到了良好的效果,P小于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患者切口愈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切口感染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胃肠道 手术室 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为了解和掌握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的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的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感染率为1.63%,蛔虫感染率为0.905%。达到我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蛔虫感染率不大于3%的要求。2012-2013年进行了驱蛔虫药物投服,蛔虫感染率从2011年的4.96%降到目前的0.905%,因此疾控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服用驱虫药物。

  • 标签: 西藏林芝地区 幼儿园 中小学生 肠道寄生虫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肿瘤化疗的护理工作给予一定建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73例,在其肿瘤化疗后,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化疗后给予优质的护理,患者恶心、腹泻、静脉炎等一系列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都得到了明显缓解,且患者心理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也有所缓和,基本能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情。结论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期间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是治疗中的难点,因此,化疗后优质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优质、个性化的护理能够减缓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化学疗法 护理 建议
  • 简介:摘要肠道内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微生物,它们和宿主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微生物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最后指出补充益生菌是治疗身心疾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夏季正值水果蔬菜大量上市时期,所以夏季成为了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细菌以及寄生虫等通过消化进入人体,通过肠道消化进行传播,所以要对此病进行及时的预防,避免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夏季主要容易患发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感染性腹泻以及细菌性食物重度等,临床表现多见于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该病在夏季发病具有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大等特点。所以夏季为保证群众身体健康,要及时对肠道传染病进行预防,对已患有肠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与预防。

  • 标签: 夏季 肠道传染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胃肠外科术后容易出现肠道屏障受损,身体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引发高烧、呕吐等病状,本文主要研究胃肠外科手术与细菌移位、以及肠道粘膜屏障、并发症感染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选择120例患者,其中60例观察组,分别在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等监测。观察指标为体温大于38°C或小于36°C,心率大于90每分钟等可判定SIRS感染,说明胃肠外科手术后感染症并发。在观察中可以发现,术后的血浆D-乳酸在2小时后开始升高,但是在24小时之后不会在升高,可判定24小时为其最高峰值。不仅如此,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浓度也(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表1)。

  • 标签: 胃肠术后 细菌移位 研究
  • 简介:摘要胃肠道损伤,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是较为常见的腹部损伤。根据致伤机制,可以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胃肠道损伤的诊断不难,但确切的伤情难以判断,往往需要手术探查才能彻底清楚。同时就开放性胃肠道损伤而言,胃肠的穿透伤由于其导致腹膜炎的概率高,同时一次手术困难大,手术并发症多,一直是腹部穿透伤中病死率最高的。其病死率高达33%。而在平时,刀刺伤或枪弹伤尽管所应用的抗生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要进步了许多,其腹腔脓肿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因此,胃肠损伤的手术处理的任务较其他手术更为繁重。

  • 标签: 胃肠道损伤 手术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EV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主要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手足口病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疫苗的研发迅速,已有疫苗用于临床实验阶段。本文主要对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存在的优缺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肠道病毒EV71 手足口病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诊疗的5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7例、乙组27例。其中甲组为常规护理,乙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77.78%,显著低于乙组的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等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对胃肠道手术患者中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改善其胃肠蠕动功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舒适护理 总有效率 胃肠蠕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64例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参照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和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参照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7.15±3.51)、(45.32±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62±1.25)、(46.15±2.15),参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肠瘘、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病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人体维持健康离不开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肠道早期菌群的多样性对机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婴儿肠道菌群具有动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且易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从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影响因素,及其相连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疾病 影响因素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道穿孔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9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腹部X线摄片检查形式,乙组采用CT扫描检查形式,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45例患者中诊断为阳性的患者有40例,诊断率为88.9%,甲组44例患者中诊断为阳性的患者有28例,诊断率为63.6%,88.9%>63.6%,乙组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穿孔患者采用CT诊断形式,其临床价值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肠道穿孔 CT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增强CT的胃肠道准备进行探析,同时探析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10例腹部增强C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10例腹部增强C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做好检查前胃肠道准备以及护理配合措施;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以上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腹部增强CT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以及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部增强CT 胃肠道准备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痔疮手术术前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今后为临床痔疮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提高肠道清洁度及增加患者舒适感。方法选取住院痔疮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行相关检查指导,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相关知识教育由专科护士负责,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结肠准备的清洁度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BP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痔疮手术前患者肠道准备的知识宣教,有利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化,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肠道准备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思维导图 痔疮手术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提前干预、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的舒适度,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足三里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而艾灸对人体机能的调整具有整体性,所以通过艾灸“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健脾补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等作用。神阙穴具有和胃理肠、培元固本、回阳救脱、调脾胃、补肝肾、益气血,对于腹胀、肝郁、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因此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神阙穴配合双足三里穴艾灸进行早期干预,取得了临床满意的结果。

  • 标签: 艾灸疗法 护理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科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