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2015年80例胃肠肿瘤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置管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3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91.3%),经PICC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间(24.15±5.73)d;无空气栓塞、导管破裂、心律失常及死亡病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漏药1例、感染1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堵塞9例,且不同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在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可为患者围术期康复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不同时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尽相同,需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PICC 胃肠肿瘤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肠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给予不同营养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营养方式,实验组则行鼻肠管营养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例(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46.81%),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ICU患者行鼻肠管营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改善总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缩短达到营养目标剂量的时间。

  • 标签: ICU患者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及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收集两组住院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营养不耐受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营养日使用量、营养使用天数、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肠内营养 不耐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为32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经营养管注入营养液,结果本组患者能够耐受营养管。除1例患者术后第4天不慎自行拔管外,其余患者留置10~15天,遵医嘱拔管。2例发生腹胀,1例发生腹泻,相应护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未影响营养支持继续进行。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营养支持可满足患者术后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减轻其经济负担,促进吻合口愈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食道癌 术后 十a二指肠营养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治疗ICU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86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营养治疗组(对照组)、营养治疗组(研究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ICU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输液泵对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营养输液泵24小时均匀持续滴注的方法。比较2组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4.6%和7.3%;对照组分别为30.8%和1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营养输液泵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营养输液泵 吸入性肺炎 鼻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行胃肠外科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早期应用营养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铁转蛋白等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胃肠外科术治疗的患者早期应用营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胃肠外科术 肠内营养 护理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重症患者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早期组行早期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早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例(6.82%)显著低于常规组13例(29.55%),早期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应用中出现管堵塞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胃肠外科患者,均行以营养治疗,其中15例出现管堵塞问题,对管堵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护理对策。结果15例管堵塞患者行以对应护理对策之后,11例实现再通,4例因完全堵塞以至于计划拔管。结论对于胃肠外科患者而言,对营养管道和途径进行客观评估,严格依据操作标准,重视冲管方法和时间,强化健康教育和输注管理,可避免出现管堵塞事件。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内营养 管堵塞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数字抽签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9.35±4.21)分,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7.02±3.81)分,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伤残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经口进食进行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实现营养的目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2h内经口进食细实线营养的目的。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及病死、腹腔感染、手术干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腹腔感染率、病死率、手术干预率等方面差异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经口进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同时有助于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经口进食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定时一次性管喂和连续性泵入两种方式对血糖影响及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ICU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分成定时间微量泵断性泵入组(A组)和连续性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腹泻、误吸、低血糖)。结果定时间断泵入与持续泵入两种喂养方式对于患者血糖水平影响均较低,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在腹泻、低血糖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食道返流发生率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定时间断泵入管喂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断泵入 持续泵入 血糖水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营养开始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营养,观察组则进行超早期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的接种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道菌失调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早期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时间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瘘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营养支持 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内,针对性护理在接受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ICU病房内接受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针对性护理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ICU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存活。同时,两组在ICU治疗期间,观察组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提高ICU病房接受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ICU病房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肠管营养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根据实际结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接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挑选90例,并且将其平均分为2组,其中45例患者为对比组(A组),剩余45例患者为观察组(B组)。对A组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高于B组的住院时间;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经鼻肠管肠内营养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营养制剂,实施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营养,对病人胃肠功能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医大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术后实施序贯早期营养,试验组使用国产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对照组使用整蛋白型营养药物,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反应及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h管饲,鸣音和排气反应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起始量营养液的胃肠道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营养时,使用国产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与整蛋白型营养药物均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使用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序贯管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更少,有更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 标签: 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 早期序贯肠内营养 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 胃肠功能 胃肠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患者术后营养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患者62例,患者全部进行肿瘤病灶切除加淋巴清扫根治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观察两组依从性,以并记录两组护理干预期间住院时间,观察时间为两周,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服药、运动、饮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建立患者服药、饮食以及运动依从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依从性 肠内 营养护理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