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州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30例,即对照组。选择ELISA法进行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判断,如IL-10、IL-12、IL-18水平,并对其进行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的联合治疗。结果在对试验组、对照组予以ELISA法的研究后,根据其各项指标发现,试验组IL-10、IL-12、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完全应答率36.6%,复发率33.3%,无应答率30%。患者治疗后,完全应答率83.3%,复发率10%,无应答率6.6%。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其IL-10、IL-12、IL-18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可以将此作为诊断标准,对患者实施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治疗,其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临床对其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诊断 干扰素&alpha -2b 苦参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丁肝炎(HDV)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丁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对照保肝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26例,HbeAg转阴8例,HBeAg/抗HBeAg转阳7例。HBV-DNA阴转率3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76.66(23/30)和86.66(26/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0)。结论拉米夫定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抗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肝肝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62例慢性重型乙肝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预防并发症措施进行研讨。结果此次研究中共出现18例肝性脑病、20例肝肾综合症、22例上消化道出血、35例腹水。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重型乙肝肝炎患者时,应该积极对症护理,预防降低并发症几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慢性重型乙肝肝炎 并发症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法研究的临床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患者的行为。结果受访的4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得分均位于“中度抑郁/焦虑”区间,患者的疾病认知整体得分不高;有100.0%的患者会将病情告知家属,有57.5%的患者选择接受医院治疗。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整体心理负面情绪处于中度抑郁/焦虑状况,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整体不高,患者的行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情况 行为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各40例,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IgA、IgM、Ig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指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改善52例,恶化28例,改善组的IgA、IgM、IgG、TBIL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PTA指标明显高于恶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来配合治疗,使患者得到康复。方法除配合医生的相关治疗外,通过观察寻找最棘手的护理问题-口腔溃疡作为护理目标,然后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全面的护理计划,并且按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以配合治疗,最终患者口腔溃疡和戊肝炎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这种护理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 标签: 肝炎 口腔溃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慢性肝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以降低SAS以及SDS值,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肝炎 遵医嘱行为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无较大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舒肝解毒汤 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2组实施相同治疗措施,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配合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消毒隔离等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优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护理 健康教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心理失衡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两个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上心理失衡护理的是研究组的5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是(8.33±1.41)分、SDS评分是(9.32±1.52)分,对照组患者中SAS评分是(20.26±2.54)分,SDS评分是(22.36±3.10)分,研究组的患者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心理失衡护理能够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来自患者自身的心理压力,来自社会的不同程度的压力、来自各自家庭的压力等。通过给予患者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的护理,患者的自身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对疾病有更科学的认识、能够积极应对;通过给予患者缓解社会压力的护理,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患者的孤独感有所缓解,心理的负担减轻;通过给予患者缓解社会压力的护理,人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尊重和同情得到增加,患者的无助感减少。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降低,心理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 标签: 患者 心理失衡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静脉注射甘草酸二铵,治疗组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靠安全,无不良反应,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将随机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或者是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通过护理与治疗后,对照组病人遵医嘱行为显著差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患者因愚昧无知、心理恐惧等原因导致的不完全遵医行为,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继而保证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 标签: 慢性乙肝肝炎患者 护理干预 医嘱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标准化PICC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标准化PICC护理操作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PICC术的病例各200例,比较标准化PICC护理前后患者发生PICC并发症的差异。结果采用标准化PICC护理前,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75例,静脉炎52例,血栓48例,采用标准化PICC护理后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30例,静脉炎18例,血栓1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标准化PICC护理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PICC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心静脉导管 PICC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均分成实验组(n=24)和常规组n=24),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将两种护理效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上,实验组均高于常规组,呈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

  • 标签: 慢性 乙型肝炎 PDCA循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