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无痛人流工作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方法在品管圈活动中找出问题,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成果发表,得出工作经验并进行推广。结果从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月评价不满意率降低,非常满意率增加,无痛人流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无痛人流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无痛人流 品管圈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2014年10月,上林县先试行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医疗改革新路子,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将会有力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县乡一体化 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将检验医学融入于社区服务中心,则能够为完善我国社区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新出路。但是,基于社区检验目前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实现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完善运用,以充分发挥出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针对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搭建出了相应的运行模式,以供参考。

  • 标签: 检验医学 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运用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社区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收取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患者。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85%(28/33)、96.97%(32/3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发生3例医疗纠纷问题,发生率为9.09%,而研究组则无医疗纠纷发生,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社区医院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社区医院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速度,是远程医疗系统已经成为先进医学领域的新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网络化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实质医疗集高科技医学教育、科研、信息、等远程视频、信息的共享传输、实地存储、查询显示及共享,对于网上健康查询、远程会诊,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共享,改善了现有山区或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利用网络资源技术,集合专家资源、医药科技,技术设备资源、成果信息资源等,把医疗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到远程医疗和会诊中。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医疗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本医院糖尿病患者100例,对试点社区的已出院糖尿病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延续性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1年后患者的SAS、SES、SDS平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服务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空巢老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全科团队平台结合家庭医师责任制签约工作进行入户和社区门诊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120名长期居住在上钢街道并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年龄≥65岁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空巢老人(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神智理解力清晰,生活可自理)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就诊过程中未选择家庭医生服务的120名年龄≥65岁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空巢老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糖尿病基本知识进行问卷调查,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记录。结果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糖尿病知识知晓度更高,P<0.05;用干预前两组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相似,P>0.05;干预2年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空巢老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 空巢老人糖尿病患者 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叶榭镇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由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患者的社区康复管理,主要从健康教育、服药指导、社会功能训练、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方面开展个案管理和综合康复。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功能活动调查表(FAQ)、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等进行评定,通过1年的随访管理,分析家庭医生制服务参与前后研究对象康复作用和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管理1年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与管理前,随访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P值<0.01),疾病复发住院率管理后明显下降。5张评定量表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时间段进行了比较,患者在管理中期(6个月)和管理结束时的BPRS、SDSS、FAQ、MRSS得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管理后期ITAQ得分高于管理前,家庭医生制团队参与管理前后量表评分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减少疾病复发住院率。

  • 标签: 家庭医生制服务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癌症三、预防癌症,减轻家庭与国家为治疗癌症的经济支出。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2月,医院与癌症康复协会结合,提供专业人员与专业知识,免费到10各社区,对816人次60岁以上人群,进行集体讲授癌症科普知识、现场咨询、癌症图片展示、发放癌症早期诊断知识手册等方式,使其掌握癌症的病因及癌症早其症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参加授课的居民都能知晓大部分癌症防治知识及健康生活方式,知道定期健康体检的必要性,并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告诉身边的亲朋。结论癌症目前已成为我国死亡第一大原因,重视预防、定期体检,可以使大部分癌症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社区 防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医疗相关感染及控制。方法现对CLABSI控制核心环节、VAP控制核心环节、CAUTI控制核心环节、SSI控制核心环节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通用原则和关键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领域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是手卫生、标准防护和接触隔离。结论做好标准防护及接触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对常见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及预防,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常见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站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两组,常规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门诊管理;随访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门诊管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随访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组患者管理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常规组,且其合并症发生比例少于常规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干预措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及事件发生。结论社区随访结合门诊管理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治疗和管理的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管理的态度,改善自身血糖,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管理措施。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管理 随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病案为医院的医疗档案和诊断依据,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流通频率增加,对病案使用要有所控制,医院或诊所的工作人员使用病案,必须保证病案完好地送回病案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际档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为管理人员追踪病案技术手段。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病案控制系统中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规则,衡量病案科管理水平可以起到帮助管理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 标签: 病案控制 示踪系统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三方调解结合医疗责任保险处理医疗纠纷的社会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发生医患纠纷的医、护人员、接受第三方调解的患者或家属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第三方介入调解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第三方介入调解后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以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①医疗纠纷发生后的患者希望找医院直接处理,而医务人员希望通过第三方介入或司法诉讼处理;②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纠纷发生后采取第三方介入调解的模式知情率非常低,但医患双方对该模式期望值很高;③第三方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及时介入,且处理比较公平;经第三方介入处理完毕的医疗纠纷的患方、医方对处理比较满意。结论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引入,在处理医患纠纷过程中得到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可,但患者及其家属对现阶段第三方调解机制处理医患纠纷的的知晓度方面并不高,应该加强对该机制的社会宣传,增加社会知晓度。

  • 标签: 第三方调解 医疗责任保险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法收集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报道分析,结合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现状以及笔者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现状。结果当前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结论当前应该大力培养医院医疗设备、器械管理的专业人才,应用新生的管理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为医院临床提高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质量监控 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在医疗机构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十分广泛,赋予医学信息数字化特征;再加之大量应用电子病案或病历及数字化医疗仪器与设备等,致使医院数据库信息数量庞大且容量不断膨胀。对上述海量信息资源予以利用,可促使疾病诊治基于科学决策上开展,将类型多样的医治方案疗效总结,便于医院开展教学、科研、决策管理等工作。此外,医疗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临床十分关注如何自动处理与提升医疗数据,使其更好发挥保健与诊断功能,促使医院服务质量得以提升。基于此,数据挖掘应运而生。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医院信息管理水平提升,便于疾病诊治与远程医疗。现具体探讨在医疗管理领域中数据挖掘的应用。

  • 标签: 数据挖掘 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