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及测定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斑秃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患者的阳性率比正常人较高。

  • 标签: 斑秃 甲状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碘摄入量与Graves病发生、转归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Graves病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高尿碘Graves病患者、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患者;Graves病转归良好者、Graves病转归不良者TSAb检测值。结果研究组TSA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碘Graves病患者TSAb活性显著高于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P<0.05);转归良好Graves病者TSAb活性显著低于转归不良Graves病者(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Graves病发生、转归与碘摄入量、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接诊病例后综合判断其实际病情并给予各项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优疗效、预后。

  • 标签: Graves病 碘摄入量 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 发病 转归情况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F)、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M)、虹膜睫状体炎(IRI)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内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ith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干燥综合征A/B抗原(SS-A/B),探讨自身免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抗核抗体ANA、ds-DN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对桥本氏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桥本氏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人。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固本消散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含量变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研究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优于对照组44.64%(P<0.05)。结论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减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

  • 标签: 固本消散方 优甲乐 桥本氏甲减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I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3mL,2h内分离血清备用。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用Hep-2细胞/猴肝组织复合片作为抗原片。抗ds—DNA检测采用IIF法,抗原片采用绿蝇短膜虫。抗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清ANA、抗ds—DNA及抗ENA测定结果以及不同ANA荧光模式下各AID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AID患者ANA阳性率84.2%,抗ds-DNA阳性率为38.3%,其中SLE患者抗ds-DNA阳性率为65.2%,特异性达到96.6%,抗ENA阳性率为56.7%。本次研究共检测6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1.3%,镜下显示为单一核型以颗粒型阳性最高23.8%,如镜下显示为多种核型则以颗粒/核仁/其他为主,阳性率为36.5%。以上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图谱以颗粒型为主。PSS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以核仁型为主。结论在AID诊断中,同时检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又降低漏检率,不仅能指导诊断,还可以对AID分类和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测定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对照组1,并选择同时间段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并比较不同组人员的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结果在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阳性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定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可有效地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抗体测定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最后发现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P<0.05);不孕组抗精子抗体和健康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P<0.05)。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因此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谱GADA,ICA,IA-2A,IAA,ZnT-8A在诊断Ⅰ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参照组和Ⅰ型糖尿病组。使用免疫印迹试剂法实行糖尿病的自身抗体GADA、ICA、IA-2A、IAA、ZnT-8A进行分析。结果GADA、ICA、IA-2A、IAA、ZnT-8A。在Ⅰ型糖尿病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15%、37.73%、11.32%、24.52%、22.64%。P<0.05具有显著性的差异,GADA的抗阳性最易被检出。结论GADA、ICA、IA-2A,IAA,ZnT-8A的测定对糖尿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阳性率,以免漏诊。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抗体 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质分子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合并患有甲状腺癌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合并患有甲状腺癌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甲状腺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合并患有甲状腺癌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多普勒超声诊断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共有患者110人,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患者,分别给予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分别为9.09%和30.90%,实验组的概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对比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表现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指标评分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应的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病情的缓解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以及病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患者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较为安全,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超声异常改变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7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均进行B超检查,然后检查两组的TT3、FT3、TT4、FT4以及TSH,分析各组患者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TT3和FT3明显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3.7%;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大于正常人群,并且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结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功能异常比较常见,应该注意筛查。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超声检查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应用甲状腺全切术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甲状腺全切术,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6.5±3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5±10.5)mL,平均住院时间(9.5±4.0)d;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36%。结论应用甲状腺全切术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实施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效果,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各1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分析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进行诊断的9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甲状腺超声造影与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单纯超声造影和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的正确诊断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并比较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对良性及恶性病灶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单纯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且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超声造影,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故认为联合检查更为适用于本类患者的诊断。

  • 标签: 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 甲状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岁以上的63例良恶性结节的钙化形态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甲状腺癌患者3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25例。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了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与患者的性别、结节的钙化种类以及个数的关系,分析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60.32%,且与甲状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结节数量以及结节钙化种类,与患者的性别无关。其中男性甲状腺超声钙化患者患甲状腺癌的比例为59.26%,女性患者的比例为6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05)。单发结节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61.54%,而多发结节的发病率为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9,P<0.05)。而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83.33%,而粗大钙化患者的发病率为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1)。结论超声检测中甲状腺结节的微小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密切,临床上可将超声检查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第一步,且不同的钙化形态对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超声 钙化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脑脊液、血清免疫抗体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电图等情况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60例患者首发症状是癫痫,占比为55.0%(33/60),精神行为异常占比为31.7%(19/60),认知障碍占比38.3%(23/60)。脑脊液白细胞数量为(5.10±3.12)×106/L。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颞叶和海马信号异常、脑电图没有出现痫样放电。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初症状是癫痫,脑脊液没有异常情况,对患者的自身免疫相关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脑炎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