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程序冷冻复苏技术以及玻璃冷冻复苏技术在D3卵裂期胚胎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患者(共140枚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程序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观察组采用玻璃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对比两种冷冻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为100%,完好率为98.57%,妊娠率50.98%,种植率为3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91.43%、65.71%、35.29%,18.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程序冷冻技术相比,玻璃冷冻技术对于D3卵裂期胚胎保存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冷 胚胎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当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共199例(22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结果199例病患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良好到位的护理,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最终都顺利出院。结论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每一位患者术前的积极心态与术后的健康恢复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科显微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131I全身显像联合血清TG检测在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的随访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43例,口服治疗剂量的131I一周后对患者进行131I全身显像检查并测定血清Tg水平。结果血清TG检测及131I全身显像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性。血清TG检测的灵敏度71.4%,特异性81.1%,准确率77.6%。131I全身显像灵敏度76.2%,特异性91.9%,准确率86.2%。血清TG联合131I全身显像灵敏度100%,特异性89.2%,准确率93.1%。结论131I全身显像及血清TG检测在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的患者随访中都有一定价值,且相互补充,联合应用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131I全身显像 TG 甲状腺癌 131I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本院就诊的肺混杂毛玻璃结节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穿刺病理学实验,对患病情况予以诊断;并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据影像表现对其病症与病情予以诊断和评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为77例,恶性结节者为35例;其中良性结节患者有21例为炎性病变,27例为血管病变,29例为结核球病变,共75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7.40%;恶性结节患者有15例为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为周围性肺癌,共32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97%;同时CT表现与肺部结节的性质紧密相关。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病变予以诊断,可有效区分良性与恶性结节病变,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符度较高,故而临床诊断价值颇高。

  • 标签: 肺混杂毛玻璃结节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体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后使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采用的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科收诊的100例进行玻璃体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3月份40-50例,对照组患者未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4~5月份40~5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1天、2天、3天、7天俯卧时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经历手术治疗以后,并发症患者中有5例为高眼压、3例为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有18例高眼压、14例角膜水肿、2例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率为68%,上述数据中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患者术后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一方面能大幅度提升患者俯卧时长,使其产生舒适感,另一方面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强化病患机能恢复水平,这一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物 护理模式 效果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玻璃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玻璃体出血患者27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后,16例患者治愈,视力恢复;6例患者好转,视力有所增加;5例患者无效,其中4例视力无改变,1例患者视力下降,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治愈率为81.5%。结论准确的玻璃体出血病因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配合推拿加功能锻炼治疗25例肩周炎患者,并与只采用推拿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的对照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复用玻璃奶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个污染程度相同的复用玻璃奶瓶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清洗,对照组采用试管毛刷擦洗法清洗,比较两组玻璃奶瓶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玻璃奶瓶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能有效提高玻璃奶瓶的清洗质量。

  • 标签: 玻璃奶瓶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瘀明目汤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进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瘀明目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两组间BCVA无显著差异,但CRT及CNV渗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可改善患者的CRT及CNV的渗漏情况,提高患者远期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化瘀明目汤 雷珠单抗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5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1例,好转6例,未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愈14例,好转11例,未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玻璃体混浊效果显著。

  • 标签: 补中益气丸 玻璃体混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和3M窝沟封闭剂对年轻恒牙窝沟封闭效果。方法选择6~9岁120例240颗窝沟较深无龋的下颌第一磨牙,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掷币法随机选择一侧为玻璃离子组,另一侧为3M窝沟封闭剂组。于术后3、6、12个月复查,检查两组窝沟封闭材料的保留率和封闭后牙齿的患龋状况。结果第3、6、12个月试验组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材料的保留率为100%、98.3%、95.2%,和对照组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龋坏发生。结论玻璃离子能有效预防恒牙的早期龋坏,扩大了窝沟封闭材料的种类。

  • 标签: 玻璃离子 窝沟封闭 保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压的变化,明确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术后高眼压的作用。方法60例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19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C3F8注气术,41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分析患者术后眼压的变化情况,观察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术后高眼压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术后眼压升高(高眼压发生率为35%),通过采取术前准备、术后高眼压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控制高眼压的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术后高眼压,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眼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防止高眼压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医学院大学生健康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SCL-90量表,采用自制简易调查问卷随机对某高校77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是否出现经常性遗忘、情绪控制、心情自调等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被调查学生各种症状阳性出现率在33.3%~51.0%,医科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医学独特的专业特点,医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培养健康意识,加强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标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进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贝复舒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和荧光素染色评分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的干眼症状评分与荧光素染色评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两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干眼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干眼症病人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单独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与联用组(联合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二组病人的Schirmer值及BUT值均显著上升,且联用组的Schirmer值及BUT值上升幅度相对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98.33%,59/60)相对高于单用组(85.00%,51/60),P<0.05。结论对干眼症病人联合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相较于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来讲,疗效更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60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充填术后继发性高眼压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眼经治疗后眼压均降至21.0mmHg以下,视神经未受损害。提出加强对术后早期监测眼压,对高眼压进行及时处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因术后高眼压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充填术 高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