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丙与异丙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异丙静注,观察组使用异丙复合芬太尼静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用药总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诱导期异丙用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 人工流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雷公藤治疗痹证(寒湿阻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7例痹证(寒湿阻络)患者给予三雷公藤治疗、观察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结果治愈率10.35%,显效率28.34%,好转率58.31%,无效率3.00%;结论三雷公藤治疗痹证(寒湿阻络)疗效满意。

  • 标签: 三合汤 雷公藤 痹证 寒湿阻络
  • 简介:摘要目的香皂是日化用品,洗涤效果已不再是其唯一的功用,因此香皂需要进行不断创新。我们利用丹皮或丹皮边角料中提取丹皮,并加入香皂基质中,制备出高附加值的多功能皂。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法用牡丹皮提取丹皮。结果通过不断的研究最终筛选出最佳处方和制造工艺工艺。结论该研究将为开发新型植物保健香皂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参考,同时为凤丹皮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 标签: 丹皮边角料 丹皮酚 水蒸气蒸馏法 皂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1)、试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甘麦大枣汤地黄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状态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96.9%、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10.5±2.3)分、(12.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 标签: 抑郁症 甘麦大枣汤 百合地黄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钛聚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有2010年8月~2015年8月8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钛聚髌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髌骨粉碎性骨折 镍钛聚髌器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脑血栓病患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脑血栓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9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余下49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而观察组病患护理后的肢体及语言评分分别为(68.2±4.9)分、(67.2±3.9)分,和对照组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88%(46/49),和对照组的77.55%(38/4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栓病患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病患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且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临床护理 责任制护理 肢体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保护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5月76例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对照组未采用氟保护,氟保护组则采用氟保护进行保护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比较两组正畸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DD检测值、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氟保护组正畸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DD检测值、牙釉质脱矿指数相近,P>0.05;1年后氟保护组DD检测值、牙釉质脱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保护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氟保护漆 正畸治疗 牙釉质脱矿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牙期前牙反牙不仅影响美观及口腔的咀嚼功能,还影响颌面部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甚至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早期矫治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咬合和口腔功能,引导颌面部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多数病例可以通过简单的早期矫治避免在恒牙列替换后再进行复杂的矫正治疗。即使是复杂的病例也可通过早期治疗减小错牙程度,简化后期治疗或避免进行拔牙减数治疗及外科正颌手术治疗。

  • 标签: 乳牙 反牙合 早期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钛预备与热牙胶充填技术对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做根管填充的患者,随机分为乙组、甲组,各75例。乙组是手用器械根管预备+冷侧压根管充填,甲组是机用钛根管预备+热牙胶根管充填。总结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的根管解螺旋率、偏斜率、疼痛率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甲组的根管充填时间显著短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中,钛预备+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管解螺旋率低、偏斜率低、疼痛率低、根管充填时间短、治疗的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镍钛预备 热牙胶充填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瑞芬太尼及丙泊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范围以及相关的适应症。通过对患者麻醉方式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与分析。瑞芬太尼及丙泊在麻醉手术中的起效快,麻醉效果稳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不良作用小,比较适用于临床短小的手术,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这种手术方式。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镜检查应用丙泊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膀胱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镜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查时采用丙泊静脉麻醉效果良好,快速、苏醒完善、安全、舒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镜检查 丙泊酚 局部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保护与窝沟封闭联合应用预防乳磨牙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6例无龋儿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儿童乳磨牙涂氟保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窝沟封闭,随访2年后儿童乳磨牙患龋的发生率。结果随访2年,观察组儿童乳磨牙患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保护与窝沟封闭联合可有效预防乳磨牙患龋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氟保护漆 窝沟封闭术 乳磨牙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丙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并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早孕妇女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麻醉镇痛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镇痛行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有很显著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异丙酚 人工流产术 麻醉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氧仪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创面氧仪疗法,2次/d;对照组一般护理疗法,1~2次/d。结果观察组压疮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创面氧仪治疗压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创面氧合仪 压疮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活动联合治疗反颌机理、疗效。方法20例前牙牙性和轻度骨性反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7-14岁,采用固定活动联合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矫治疗程10-12个月。矫治完成以后所有患者均解除反覆,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达到正常前牙的覆、覆盖,建立了中性偏远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固定活动联合治疗治系统治疗反颌简洁、高效。

  • 标签: 联合 反合 Ⅲ类
  • 简介:呼吸道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道胞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