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超声造影在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3例RA患者病变膝关节髌上囊增生膜行超声造影检查,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RA血清学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膜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RA血清学数据间存在良好相关性(P<0.05)。结论膜超声造影可为评价RA受累关节疾病活动性提供更多的客观参考依据。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炎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花解毒口服液臣药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方法超声提取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表,以黄芩苷收率为指标,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优选超声提取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工艺条件;结果用60%乙醇作为溶剂,用量为药材量的30倍,在20KHZ频率的超声下提取3次,每次60min,黄芩苷的提取率达到最高且稳定。结论超声提取法是一种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的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技术 黄芩 黄芩苷 正交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器。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器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器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器。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将稠膏与辅料混合湿法制粒干燥改为以辅料为底料,喷入丹参浸膏一步制粒。结果本品于室温长期稳定性考察12个月,加速考察6个月,各项质量指标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3批中试样品也均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有利于该品种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丹参颗粒 制剂工艺 中试样品 质量可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ART)对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CCL5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RA患者关节液标本25例,体外分离培养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膜细胞进行实验,调整细胞浓度,分为细胞对照组、ART组、MTX组。(1)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膜细胞24h,12.5?g/mlART作用膜细胞8、24、48h,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2)不同浓度ART和MTX分别处理膜细胞48h,用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结果(1)对RA膜细胞凋亡的影响ART在3.125~25?g/ml浓度范围内作用膜细胞24h后,早期凋亡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当ART的浓度达到50?g/ml时,早期凋亡细胞率反而降低;12.5?g/mlART作用膜细胞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2)对CCL5水平的影响不同浓度的ART和MTX分别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膜细胞CCL5水平,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蒿琥酯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凋亡 CCL5 青蒿琥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倒术联合医德保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囊肿性痤疮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同时外涂医德保联合药物倒术;对照组7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以囊肿性痤疮的囊肿,结节大小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及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倒术联合医德保治疗囊肿性痤疮,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囊肿性痤疮 医德保 药物倒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日接受治疗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玻璃酸钠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有效率、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四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实验组关节液中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节液中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均为2.5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藤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成型率、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筛选指标,以油浴温度、冷凝温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黄藤素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PEG4000PEG6000黄藤素(311),药液油浴温度为95~100℃,冷却剂的冷凝温度17~20℃为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黄藤素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黄藤素滴丸,其外观呈黄褐色,味微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

  • 标签: 黄藤素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成型率 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选补骨脂的改进炮制工艺与药物效果。方法以小白鼠半数致死量和补骨脂升白细胞作用为指标,采用实验法对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对比改进后炮制的补骨脂新品组和其他各组效果。结果新品组半数致死量为(38.95±8.52)g/kg;给药10天后白细胞为8.02±0.71109/L。结论补骨脂经改进工艺炮制后,毒性最小、升白细胞效果最明显。

  • 标签: 补骨脂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炮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痛必治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1H-0.1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 标签: 痛必治滴丸 中药制剂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合成盐酸普拉克索的时候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方法在合成的时候将(S)-2,6-二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充当制作的原料,通过CH3CH2CHO/NaBH4进行还原并得到所需的材料,然后通过丙酮进行成盐工序,通过使用相应的药物来合成盐酸普拉克索。除此之外,经过对所用原料的大量研究以及对原料使用的剂量、药物出现反应所经过的时间、出现反应所需要的温度等的研究。结果通过实验所得的化合物需要通过1H-NMR、13C-NMR、MS来进行确定,结果表明吸收的效率达到了57.3%(以(S)-2,6-二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计)。结论和传统使用的合成工艺比起来,这种方式显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收率,更适合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抗帕金森氏病药 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屏风辛苍胶囊的生产工艺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传统的制备工艺对屏风辛苍胶囊进行质量控制,对前来我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0例,两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屏风辛苍胶囊治疗,一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西药治疗。两组1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组方科学合理,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稳定可控,用于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而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

  • 标签: 屏风辛苍胶囊 生产工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清膈养阴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适合医院制剂生产的提取方法水煎煮法,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进行考察。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1h,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结论此工艺可作为清膈养阴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 标签: 清膈养阴颗粒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绿原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炮制工艺对制首乌外观性状、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鲜品何首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加工参数,对比不同处理方法、不同蒸制时间下,制首乌外观形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内在质量的改变状况。结果(1)鲜品何首乌直接干燥处理后,采用黑豆汁搅拌均匀后炖制,时间控制在44~52h之内;(2)鲜品何首乌蒸制干燥后,采用黑豆汁搅拌均匀炖制,时间不能低于48h。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蒽醌类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并且符合要求。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对制首乌外观性状、内在质量的影响较大,以控制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式来炮制何首乌,其质量有待研究。

  • 标签: 制首乌 生何首乌 炮制工艺 外观性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衰强力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研究 抗衰强力胶囊 制备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红藤胶囊的制备工艺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179例予复方红藤胶囊治疗,对照组187例口服金鸡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75.9%,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红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复方红藤胶囊 制备工艺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