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型肝豆状变性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月收治的2例肝豆状变性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结果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指导患者的正确饮食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肝豆状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起病隐匿,容易被误诊,青少年不明原因的肝病要注意本病的可能性,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特征 临床护理
  • 简介: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 标签: 地震应急防护 防护原则
  • 简介:摘要对三例食管枣异物取出术患者术后的情况予以分析和探讨。将三例食管枣异物患者的取出异物时的差异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本文3例枣虽顺利取出异物,但取出异物的时间、麻醉、异物嵌顿等方面都有差异。对食管枣异物患者在进行取出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来达到减少枣取出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后的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食管枣核异物 取出术 术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肝豆状变性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6例肝豆状变性患者进行以下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结果对16例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对症、心理、用药护理等,其中有2名患者转院、3名患者合并肝硬化腹水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加强对肝豆状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并保持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枣致两例老年患者肠穿孔的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与2018年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两例肠穿孔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例1穿孔位于乙状结肠,全腹膜炎,枣落入盆腔,剖腹探查、修补肠壁,治愈出院。例2穿孔位于末段回肠,局部粘连包裹,局限性腹膜炎,腹腔镜全腹探查,右下腹切口修补肠壁,治愈出院。结论病史采集要详细,对老年腹痛患者引起重视,鉴别诊断,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 标签: 枣核 老年 肠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诊断中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磁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将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与患者磁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共24例,所占比例为52.17%。其中10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4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00%。同时,11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3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符合率为91.67%。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诊断中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疾病治疗,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核磁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采用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为样本选择时段,分析予以磁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诊断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100.00%)明显较高,漏诊率(20.00%)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存在P<0.05的差异,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采用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 核磁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祖国医学对喉科相关疾病的调摄有着较为丰富的记载,但近年来中医调摄在现代临床的应用逐渐萎缩,原因为中医调摄理论零散不成系统,且现代医学的强势介入导致中医调摄的临床地位降低。无锡黄氏喉科作为一个传承300多年的流派,一直坚持运用中医调摄的方法参与梅气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黄氏喉科 中医调摄 梅核气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护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意识,完善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和职业暴露的感染几率。方法通过完善、制定、确实实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流程,提高认识,大大降低职业暴露几率。结果增强医护人员在执业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疗治疗中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是由于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不小心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锐器刺破皮肤,感染了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医务人员处于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疾病的双重威胁下,一旦感染传染病后,很容易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和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社会接触人员的危险中。急诊科护士常见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分析急诊科护士常发生职业暴露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职业暴露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1。结论各种因素都可以造成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危害,在临床中,护理人员仍需要面临着较大的职业暴露危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发生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事件1。

  • 标签: 急诊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针刺原因、环节、有关防护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73名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57%。其中主要发生原因及环节在操作后整理用物,回套针帽,在采静脉血及输液等操作时戴手套率很低。结论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教育,减少针刺伤。

  • 标签: 针刺伤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探讨对静脉输液中护理人员的职业护理工作,做好职业防护,降低针刺伤,锐器伤发生率。对静脉治疗护士开展职业防护安全教育,完善行政干预,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和传染性污物接触,每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时刻受到感染的威胁,提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与感染管理。

  • 标签: 静脉输液中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或为了各种健康体检的需要,患者或受检者所受到的医用电离辐射源的照射。此外还有一些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和志愿扶持帮助接受医疗照射患者的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其特点是一类重要而又特殊的照射。是患者和受检者志愿接受的照射。它所带来的利益和潜在的危险在同一个个体上体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从心理上注重的是医疗的目的,而往往忽略了防护。医疗照射还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其剂量的大小、照射的方式、照射的部位、照射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不同等。

  • 标签: 医疗照射 安全防护 安全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一般均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为确保精神科护士的自我安全,需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防护 安全性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修复和保留残冠残根应用纤维树脂桩。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应用POPO纤维桩+3MZ350树脂+Embraceshuz树脂粘接系统在80例残冠残根进行树脂桩加全冠修复。结果随访4—24个月。牙冠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好,牙体无松动。结论应用纤维树脂桩全冠修复残冠残根可以有效的保存牙齿的完整性和功能恢复及美牙的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