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6.1±1.4)d明显短于对照组(18.6±1.5)d,t=5.5032,P<0.05。结论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肠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3株大肠埃菌(25922),均对其实施血平板培养。在分别在复温30min、1h以及6h的营养条件下对其生长情况,尤其是生物膜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复温30min后,大肠埃菌菌落有所生长,在复温1h后的菌落数量最多,在复温6h后菌落数量有所下降。并且在使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查后显示,在复温1h后的生物膜厚度明显高于复温30min以及复温6h,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复温1h的营养条件下,更有利于大肠埃菌生物膜形成。

  • 标签: 不同营养条件 大肠埃希菌 生物膜形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全隐患防范,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进行有效的安全隐患防范,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事件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风通散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对患儿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西药疗法上配合防风通散。观察两组疗效,并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防风通圣散 儿童 过敏性紫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愈汤(加减)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术后愈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脊椎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JOA评分分别是(15.62±1.58)分、(11.61±1.46)分,研究组患者的脊椎功能状态等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干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圣愈汤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脊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高龄产妇中实行助产护理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高龄产妇88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使用不同方法后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情况。结果在高龄产妇中采取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采用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选用随机数发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治疗配合等。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关怀,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明显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几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西他赛联合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经病例证实的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多西他赛联合罗达进行治疗,多西他赛75g/m2,静脉滴注,第一天罗达1000mg/m2,餐后口服,2次/d,连续服用14d,以21d为一周期,治疗两周期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好,具有重大治疗意义,值得积极推广研究。

  • 标签: 多西他赛 希罗达 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资料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妇科治疗的57例盆腔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对2组心理状态及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44.21±9.52)分、SDS(40.39±11.25)分均更高;且实验组DVT总发生率9.38%更低(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250mgqd靶向联合罗达1.5bid口服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罗达3片每天2次治疗。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0例,临床控制率为23.26%(10/43),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20例,临床控制率为46.51%(20/43),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罗达化疗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阿帕替尼替尼 靶向治疗 希罗达 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