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旋转DSA对80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全脑的血管造影。结果80例的脑动脉瘤患者中常规DSA检查发现了50例,其中有26例显示动脉瘤所供血的动脉和周围血管关系不清楚,24例动脉瘤患者的瘤颈显示不清,而经过旋转DSA检查后,动脉瘤瘤颈、瘤体、供血血管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旋转DSA在脑动脉瘤的检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旋转DSA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我院收治12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与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8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处理、胎头旋转法治疗,探究2两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胎头旋转法 枕后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66例参与研究,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33例,对参照组行常规助产方法,对实验组行徒手旋转方法。分析66例头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徒手旋转应用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可及时改变胎儿体位,将自然分娩率提高,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手法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推拿手法,观察组为旋转手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和77.7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旋转手法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旋转手法 颈椎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旋转推进瓣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98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健患侧鼻唇部对称性指标对称率及上唇与鼻部的主观满意评分。结果患儿术后健患侧唇峰口角距不对称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术后健患侧鼻底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高对称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医生对患儿鼻部和上唇的VAS满意评分(7.98±1.2)分,显示手术结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初步改善患儿健患侧对称率,要得到更优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精细手术治疗。

  • 标签: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改良旋转推进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疾病(CMI)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治疗的40例CMI患儿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为40.0%,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B组为6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CMI患儿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新生儿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和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DHS组和PFNA组,分析比较两种手术固定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X线透射次数少、住院时间短、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内并发症,骨折复位率及术后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高稳定性、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及髋关节功能评分高的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子骨折患者,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视角关联分析技术就是从沙盘作品中自体意象的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自体意象与其它意象之间的关系。沙盘作品中自体意象的不同角度所出现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沙盘分析师迅速分析出沙盘作品中意象的含义,深入理解沙盘作品的主题,准确找出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掌握视角关联分析技术,可以使沙盘作品分析步骤程序化、分析过程简约化、分析结果明晰化。视角关联分析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沙盘分析师的培养,有利于在我国普及沙盘游戏技术

  • 标签: 沙盘游戏 自体意象 视角关联 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只有意识到压疮的危害性,掌握其防治技术,才能自觉有创造地做好防治工作。①敷料的种类②局部药物治疗③局部物理疗法④负压伤治疗.寻求一种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的护理技术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追求。

  • 标签: 压疮 敷料 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负压伤治疗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占全世界第一,而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胰岛素。胰岛素注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如何掌握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地去推广、宣传、教育并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 技术
  • 简介:摘要氧疗已广泛运用于现临床治疗手段中,未来氧疗更会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氧气湿化效果,设计发明实用新型装置。超声雾化湿化装置,原理是通过超声,改变水的性状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装置运行简便适用度高,运用超声产生负离子达到湿化供氧专属通道内的除菌,减少细菌进入呼吸道的可能,从而起到最好的湿化效果,达到最高的氧疗作用,实现氧疗对治疗和改善疾病的目的及意义。

  • 标签: 氧疗 超声 氧气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质量。方法通过调整操作者与患者的心态,稳定血管,捏紧针柄,准确定好穿刺进针的点、方向、角度及掌握好快速进针的力度和技巧的措施和方法。结果患者进针时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无感觉。结论牢牢掌握稳、准、狠三点静脉穿刺的技术要领,可明显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痛感,甚至达到无痛。

  • 标签: 无痛静脉穿刺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随成人患者增多,正畸学者不断寻求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跨学科合作将传统正畸诊治领域不断拓展。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AOO)是结合骨皮质切开、骨移植及正畸施力为一体的诊间手术,以“局部加速现象(RAP)”为理论基础,具有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率、缩短正畸矫治时长、增加牙槽骨宽度及增强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等优点。本文就PAOO手术的历史发展、作用机制、临床手术方法、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局部加速现象 成人正畸 骨皮质切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