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昏迷(GCS)评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60例)当成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的GCS评分,根据评分情况把患者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以及特重型等损伤,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中,5例轻型损伤患者中有1例(20.0%)患者恶化;在8例中型损伤患者中有2例(25.0%)患者恶化;在37例重型损伤患者中有31例(83.78%)恶化;在10例特重型损伤患者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中,格拉昏迷评分可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确保可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下降,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纯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4年时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及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脓毒性休克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并根据7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APACHEII和SOFA评分等一般情况,统计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我院ICU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总体病死率为62.8%,4年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1);病死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我院ICU患者的7d病死率仍高,为62.8%,且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可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SOFA评分 APACHE II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评估其心功能,观察心脏结构1,结合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可更有效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脑栓塞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指标与房颤脑栓塞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运用Logical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到NIHSS评分与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室射血分数(EF)值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4、0.889、0.932,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口血流速度降低及EF值降低的患者有较差的预后

  • 标签: 心脏彩超 脑栓塞 NIHSS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产科选取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按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分流护理)和对照组(按照医生诊断分流护理),每组82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科急性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就产科急性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时间而言,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分流准确率发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产科危重症患者中可以降低产科急性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产科 危重症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临床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计收治的80名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观察组中开展改良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实验观察组中的临床结局和症状好转的比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间差易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临床结局,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改良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过程中,分别运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2名危重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分为两个组别,APACHEⅡ评分<20的分为观察组,>20的分为对照组,同时将死亡与存活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均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测定。结果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血乳酸清除率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较高;两类患者24小时血乳酸水平都较即时数据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评估中,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能有效应用,为主治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人数。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血乳酸清除率 重症患者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心内科门诊3000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EWS评分情况,根据评分合理安排患者分诊去向,并进行情况跟踪及及时诊断和救治。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病情加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于5分以下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检分诊中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漏诊和误诊,值得应用参考。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内科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对新生儿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产妇在娩出新生儿后的10s内结扎脐带,采用传统方法为产妇接生。采用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为观察组产妇接生,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比组,且在娩出后的24h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比组新生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能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预防贫血问题的出现,可广泛应用。

  • 标签: 改良助产 晚断脐 新生儿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患者压疮的预防中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按照患者压疮评估方式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病情观察进行压疮预估,观察组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预估,比较压疮发生了。结果观察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占51.72%,与对照组44.83%差异不大(χ2=0.27,P=4.85);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34.48%(χ2=0.59,P=0.027)。结论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用于心血管患者压疮预防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预后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实施脑外伤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方法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GOS评分预后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低温条件下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其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预后,只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基础内科护理,研究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均显示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增加预见性护理项目,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恶性心律失常 预后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胸部外伤疼痛评分与满意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n=49,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n=49,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以及满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睡眠时间明显较长,满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对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胸部外伤 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8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的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资料和CTPA诊断结果。结果338例患者中,经CTPA确诊肺栓塞160例,非肺栓塞178例。Wells评分三级评分低度可能者95例,确诊率为0.00%;中度可能163例,确诊率为58.28%,高度可能者80例,确诊率为81.25%。Wells评分二级评分不可能组162例,确诊率为16.05%,可能组为176例,确诊率76.14%。修正Geneva评分三级评分低度可能组49例,确诊率为40.82%,中度可能组261例,确诊率47.13%,高度可能者28例,确诊率60.71%。修正Geneva评分二级评分不可能组140例,确诊率44.29%;可能组198例,确诊率49.49%。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各组确诊率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绘制ROC曲线,显示Wells评分预测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805,0.887),修正Geneva评分预测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53995%(0.478,0.601)。Wells评分的最佳预测值为3.5,敏感度为88.1%,特异度70.8%。修正Geneva评分的最佳预测值2.5,敏感度为61.3%,特异度为56.2%。结论用于急性肺栓塞的预测诊断,Wells评分优于修正的Geneva评分,其诊断效能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Wells评分 Geneva评分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刺治疗对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NIHSS评分及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浙江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针刺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总疗程为42天。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HAMD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50%,而针刺组有效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脑出血并发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针刺 脑出血 抑郁症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ACS患者护理中应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比较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00例ACS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而在观察组中在采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S患者护理中应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

  • 标签: GRACE评分 CRUSADE评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采血 手背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移植术前评分的演变与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CTP评分及MELD评分等在肝移植应用中的有关文献。结果CTP评分及MELD评分均可应用于预测终末期肝病的预后,以决定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MELD评分较CTP评分有其优势。结论现肝移植器官评估主要应用MELD评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首次MECT患者家属16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结果门诊与住院MECT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短暂记忆障碍及处理、自我放松技巧及方法都非常需要知道,对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各有不同。结论根据门诊与住院家属对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的不同,采用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

  • 标签: 门诊与住院 改良电休克治疗 家属 健康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法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 标签: 改良 静脉输液排气法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