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布洛芬分散片并测定其溶出。方法选用乳糖、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粘合剂,甲基纤维素为助悬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糖精钠为矫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助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结果布洛芬分散片3批样品30min溶出均大于96%。结论本制剂处方工艺可靠,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医院配制和应用。

  • 标签: 布洛芬 分散片 制备 溶出度
  • 简介:摘要分散片结合了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其研究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我们课题组对该剂型的研究情况,本文就其特点、研发现状、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发展前景作一简单综述。

  • 标签: 分散片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法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 标签: 改良 静脉输液排气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橙皮在剖宫产术后促排气临床中的应用1。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未进行任何干预)和实验组200例(服用橙皮水),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排气的时间。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排气恢复的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采用橙皮促排气的方法,不仅能缩短排气的时间,还能缓解腹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生,饮用橙皮水方便,经济,得到大多数产妇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橙皮 剖宫产术后 促排气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不断变暖,高温与低温频繁出现,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愈来愈严重,导致我国的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由于气温与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据相关资料调查可知,气温过高或过低和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有关。本文主要阐述了气温、大气颗粒物以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望推动我国关于呼吸系统研究的发展。

  • 标签: 气温 大气颗粒物 呼吸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疗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疗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的有效性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准备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由我科专业的康复医师指导规律运动。观察及评估两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经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具有临床有效性,可以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母婴的身心健康都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产前规律运动 剖腹产 术后排气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肤再生疗法治疗小面积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小面积深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应用皮肤再生疗法治疗。结果23例病人均能有效止痛、防止感染,创面于8~25天内愈合。结论皮肤再生疗法治疗小面积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达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皮肤再生疗法 MEBO 摩托车排气管烫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术后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68例进行胃肠道手术后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将接受杜密克治疗的患者纳入至研究组中,将接受甘油灌肠治疗的患者纳入至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分别是29.41%和8.82%,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拔出胃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怕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肠道术后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的过程中,应用杜密克口服液,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腹胀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腹胀 排气 排便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手术室的100套硬式内镜器械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套,对照组50套。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对照组分散式清洗消毒。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经目测法、试纸法及残留血试验,其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97.50%,残留血试验合格率为96.2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清洗合格率高,灭菌效果显著。

  • 标签: 分散式 清洗消毒 硬式内镜器械 集中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头孢克肟分散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经接受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对照组使用头孢拉定胶囊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克肟分散片作为一种抗生素药物,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克肟分散片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清洁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2017年8月—12月10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病例,根据肠道清洁评分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准备充分组(0~1分)及准备欠佳组(2~4分)。发放疼痛评估调查表,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评估后,统计学分析肠道清洁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的影响。结果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准备充分、肠道清洁较高的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清洁的有效提高能够降低肠镜检查受检者疼痛

  • 标签: 肠镜检查 疼痛度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及忠诚之影响因素,并将顾客满意与忠诚度量化,以作为指标,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更好适应居民需求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横断性研究方式,采用“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中的满意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ACSI与ECSI两项指标模型,在深圳市龙岗区6个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口处对社区居民进行拦截调查,每区调查约100名社区居民,共收得合格问卷603份。结果ACSI模型对于顾客满意之解释力达65%,对于顾客忠诚之解释力则达41%;ECSI模型对于顾客满意之解释力达66%,对于顾客忠诚之解释力达40%。结论普遍应用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ACSI与ECSI两大指标模型,同样适用于医疗产业,且两者对于顾客满意及忠诚之解释力大体相同。

  • 标签: 医院 顾客满意度 顾客忠诚度 ACSI ECS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室中选取90套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套。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我们采用目测法和低温等离子循环取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B组器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腔镜 清洗消毒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您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自信是正确的吗?如果我再一次郑重其事地问您,您可能就会歪着头想一想吧。现在,请回答下面的测验。

  • 标签: 心理测试 温柔度 测试方法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