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防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防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环节。方法利用两步法研究静脉输液排气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消除了微量空气进入静脉,消除了人为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存在静脉穿刺失败,造成血管损伤、皮肤淤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紧张感,所以总结静脉输液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方法,有利于提高输液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关键环节 静脉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门诊采血室患者穿刺成功的因素。方法采用2013年1月-3月期间在门诊采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在静脉采血时选择粗、直、弹性、充盈的血管穿刺。另一组患者在静脉采血时选择细、弯曲、充盈不够的血管穿刺。结果第一组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第二组。结论护士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如果掌握相应的技巧会大大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治疗计划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内瘘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90名血透患者中,活动前后内瘘穿刺成功率由84例到87例,穿刺成功率93%增加到97%,患者穿刺成功率有所上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提高内瘘穿刺成功

  • 标签: 品管圈 动静脉内瘘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心理因素与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职的护士6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护士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护士在心理状态较好情况下,穿刺成功率为95.8%;在处于心理较为恐惧的情况下,穿刺成功率为60.7%;在处于心理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穿刺成功率为68.8%;在处于心理较为忧郁的情况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4.4%。结论护士的心理因素与静脉穿刺成功率呈正相关性,因此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是提升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护士 心理因素 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年我市无偿献血者样本,2008年1月前的献血者没有进行全面护理管理,我市中心血站从2008年1月建立了全面护理管理体系。结果通过两个时间的观察,护理管理中血液报废率从4.7%下降至2008年的2.0%,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面护理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血液报废率,不仅能科学地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而且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全面护理管理 血液 献血 血站 血液报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一例罕见术中突发恶性高热,经麻醉医生准确及时的诊断,护士的积极配合与救治,特效药物丹曲林钠的使用,使病人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转到重症医学科后,给予生命支持治疗,特殊物理降温,呼吸机的使用,持续肾脏替代疗法,心输出量监测。

  • 标签: 恶性高热 抢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先调查分析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桡动脉穿刺情况,再分析2016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效果,比较活动前后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增加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桡动脉 穿刺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体位对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在神经内科住院的96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屈膝仰卧、双腿外展体位进行导尿,观察组在传统体位基础上用软枕抬高患者臀部10~20厘米,比较两组患者导尿一次成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导尿一次成功者分别为39例(81.25%)、47例(97.91%),两组患者导尿一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1)。结论臀部抬高体位可有效提高老年女性患者导尿的一次成功率。

  • 标签: 导尿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1~3年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对科内的1~3年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原因中找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科内1~3年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提高1~3年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对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从未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阶段选取窒息新生儿33例,并作为对照组,从实施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后阶段选取窒息新生儿33例,并作为实验组,比照两组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复苏成功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充分发挥助产士在预防新生儿复苏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管理 复苏培训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