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22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110)和对照组(n=110),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集束化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长期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菌在普通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状况,同时观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之间的57例普通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定期的体液化验,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借助显微镜提取体液中的真菌并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尤其注意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者重点检测。结果所有57名患者的真菌定植状况都比较乐观,实验表明白细胞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中23名患者的真菌培养中成功分离出白念珠菌占比79%的念珠菌,呈现出稳定的定植率。当白细胞在血液中每升的分布数量小于0.5109时,它会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唯一形成原因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念珠菌在普通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非常稳定,从其中分离出来的白念珠菌是罪魁祸首。同时,体液中白细胞含量过低会在无形中提升侵袭性真菌的感染能力。

  • 标签: 血液病 患者 念珠菌 侵袭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异体骨植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并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x线片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存在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肌腱激惹等。结果21例经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无掌侧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异体骨植入排异反应等并发症;1例出现背侧螺钉松动、背侧肌腱激惹。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总结临床预防经验。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其规律和相关性,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不同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现,其机械通气时间越长,肺炎发生率越高,本次在3、7天时间点比较感染率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分析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率发现,部位和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出现上升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发现细菌定植时间和相关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及时脱机。

  • 标签: 儿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儿 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