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130例接种疫苗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观察,增加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接种疫苗 儿童 接种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3年某地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性,以指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以2013年某地5个县区相关四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为基础资料,应用秩和比比较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年某地五个不同县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Ⅴ>Ⅲ>Ⅰ>Ⅳ>Ⅱ,除Ⅱ与其他四个县区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县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其他县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提高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OPV、JEV和M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保护性抗体滴度水平。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加强免疫 接种率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的特征。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省疑似预防接送异常反应检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及死亡病例,分析病发人群、季节分布及临床诊断,分析评估死亡个案接受疫苗的安全性及死亡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生预防接种后死亡婴儿25例,接受疫苗共35剂次,其中在预防接种后12h死亡41.89%,偶合症22例,接种异常反应1例,不明原因死亡2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AEFI报告发生率与死亡率报告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致婴儿预防接种后死亡的最主要类型为偶合症,婴儿死亡发生的风险与预防接种无显著相关性,明确死因的重要因素为尸体解剖和个案调查。

  • 标签: 婴儿 接种疫苗 死亡 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特征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护理措施在预防接种中的重要性。方法计划在预防接种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措施,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达到预防接种应有的预防效果。结果系统护理干预减少或杜绝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结论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预防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根据卫生部2005年6月1日实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儿童入托和入学时,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时对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补种。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是专业人员,不能准确判断儿童是否漏种,学生开学后也不愿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导致查验及补种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和教育部门制定新的工作方法,由接种医生提前查验审核,学生在假期补种疫苗。该方法在基层付诸实施以来,操作简单易行,特别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接种单位 接种证 暑假 审核
  • 简介:摘要2015年9月17日接种卡介苗后于2015年12月23日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AEFI)。江油市疾控中心及时在AEFI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报告,并组织江油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开展了调查处置。该儿童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大学第二医院医师指导下按照2HRE/10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每2月定期门诊随访。现将患儿发生AEFI后开展的调查和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接种卡介苗 预防 接种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成功率。结果辖区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8%。结论安全有效的预防接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并分析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玉屏县合管局调玉屏县疾控中心在2014年1月~2014年9月之间1000例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儿童和1000未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给予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为实验组,未给予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麻疹发生率。结果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儿童的麻疹发生率0.001,未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儿童的麻疹发生率为0.004,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给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有效的降低麻疹的发生率,应该积极的推广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 标签: 儿童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伤者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部门接种狂犬疫苗的犬伤者共140例。回顾性分析犬伤者接种疫苗的咬伤部位及时间分布。结果0~14岁占29.3%,受伤部位以头部、躯干咬伤为主,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14~55岁占27.1%,受伤部位以下肢咬伤为主,占71.9%,其次是上肢,占51.0%,再者是躯干,占42.4%,最后是头部,占34.6%;>55岁占17.1%,受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2.0%;8月接种率最高,占37.1%。结论犬伤者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这样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 标签: 犬伤者 狂犬疫苗 接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总共56例,设研究组;将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60例,设对照组。对比两组流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流感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少,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流感疫苗 接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提供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2000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000例儿童家长实施健康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对其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均明显较健康教育前提高(P<0.05)。结论为儿童家长实施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可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率的提高,同时可以将计划免疫接种几率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中国给卫生主导机构有效地、合法地注射23型老年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理论上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互联网检索中文期刊全文理论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lsevier和PubMed。寻找出我国老年人PPV-23疫苗的药物经济价值评价的相关资料,并从成本研究,效果指标和年龄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章,共计910385名老年人,普遍年龄都已超过60周岁。调查地点是意大利,哥伦比亚,美国,荷兰、比利时和中国。以经济成本维度看来,每增加生活质量调查(QALY)范围的成本在9,141美元到32,000美元之间;从绩效指标来看,成本效益比在9,41美元至45,261美元/AQLY之间。须特殊指出,除荷兰研究外,65周岁以上的人中注射PPV-23与经济成本效益不符,应再次考虑。其他研究表明,65周岁以上的人中注射PPV-23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总结大多数老年人接受PPV-23是经济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把注射PPV-23纳入国家性免疫计划中。据了解,中国的研究还不能确定注射PPV-23的人的经济状况,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加深这方案面的研究工作,确定实际情况有针对有计划的帮助更多的人。

  • 标签: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药物经济学 成本分析 结果确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种门诊服务过程中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我市接种门诊在1年内的资料,对其中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且制定出相应对策,保证到接种门诊工作质量的提升。结果在我市接种门诊中,服务质量基本能够符合相关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出现宣传不佳、接种技术不规范和医师交流不佳。结论针对我市接种门诊服务中存在的宣传不佳、接种技术不规范和医师交流不佳等问题,可采取加强宣传、丰富接种种类以及对接种医生进行交流培训等方法进行,从而改善服务质量。

  • 标签: 接种门诊 服务状况 问题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接种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疫苗接种的儿童280名,将实施常规预防接种的儿童纳入对照组,将增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儿童纳入观察组,140名/组。将两组儿童的接种情况以及儿童家长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接种推迟时间(3.26±1.02d)、平均接种率(80.00%)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儿童的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相差不大,P值大于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存在高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疫苗接种期间对儿童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是提高疫苗正确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儿童 疫苗接种 接种质量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与单点阻滞效果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单点阻滞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股外侧皮神经起效时间、闭孔神经起效时间以及股神经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甲组和乙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进行对比,实践证明,观察组中股外侧皮神经成功率、闭孔神经起成功率以及股神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其优势明显,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 多点阻滞 单点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78例婴幼儿,对所有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婴幼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HBsAb阳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婴幼儿在一年、两年及三年后的HBsAb应答率、HBsAb无应答率以及HBsAb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婴幼儿四周、十二周以及二十四周后HBsAb阴转率及HBsAb阴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其乙肝发生率,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乙型肝炎 婴幼儿 疫苗接种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于我中心进行卡介苗接种的86例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有小儿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疫苗接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小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6%,对照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9.77%,观察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卡介苗接种小儿应用预防不良反应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显著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卡介苗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指根据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目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且无固定依住所,停留时间也长短不一,计划免疫工作人员难以追踪,由于种种因素,导致流动儿童不能及时免疫接种,现对影响流动儿童计划接种的因素和对策如下

  • 标签: 流动 预防接种 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