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最佳配伍和剂量,为临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序贯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分别静脉注射预实验结果显示的最安全有效的丙泊酚用量,详细记录患者的MAP、HR、SpO2、RR和PETCO2等,观察患者镇静状态的变化、体动情况、术后宫缩痛并进行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计算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根据各项数据指标得出最佳配伍和剂量。结论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后再静推丙泊酚2mg/kg的静脉复合麻醉是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最佳配伍方案。

  • 标签: 序贯法 舒芬太尼 丙泊酚 自主呼吸 最佳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临床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期Ⅱ期10例,Ⅲ期25例,IV期15例。病期5年生存率,Ⅱ期80%(8/10),Ⅲ期48%(12/25),IV期20%(3/15),Ⅱ期5年生存率高于Ⅲ期、IV期(P<0.0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4%、46%。结论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在椎管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与复合咪唑进行辅助麻醉,而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与复合咪唑进行辅助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麻醉之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之后,研究组的血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完全遗忘与部分遗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与顺行性遗忘作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开创一套能够使患者交费少,医务人员操作简单的导尿。方法选取我科自2005年以来收治外伤后多发胸腰椎、骨盆骨折术后,急性颅脑损伤,复合外伤合并前列腺肥大留置导尿置管困难患者600多例,出现的50多例尿潴留患者,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出现尿潴留的50多例患者症状解除。结论我科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没有创伤,费用低,适合各类尿潴留患者,留置时间较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与传统煎煮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方法使用微波与传统对供式汤剂进行制取,对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盐酸小蘖碱的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总固体量的参照本标准,对两种煎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使用微波和传统煎药的效果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使用微波方法进行煎煮,具有省时省力、高效节能的优势。结论可以使用微波煎煮法代替传统的煎煮法,完成对中药的煎煮过程。

  • 标签: 微波法 葛根芩连汤 煎煮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体位固定和摆位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患者合适的体位固定,精确定位和精确摆位,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笔者在放射治疗方面有着7年多临床实践的经验,本文就提高三维适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定位和摆位精度等方面给予相关介绍。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爪钢板和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共36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爪钢板组(20例)和可吸收肋骨钉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中,爪钢板组总优良率为90.0%,可吸收肋骨钉组总优良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多处肋骨骨折,采用爪钢板固定稳固性好,而可吸收肋骨钉反应更小,组织相融性好,因此,临床治疗应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 标签: 爪形钢板 可吸收肋骨钉 多处肋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到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中选取6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异丙酚的用量、追加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从麻醉效果上来看,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异丙酚的用量和追加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剖宫产患者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良好,术毕2~10min苏醒,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出现呕吐,反流及误吸。术后回访无一例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胎儿娩出后无一例复苏抢救,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结论在剖宫产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是可行的,避免了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抑制,母婴的安全性亦可保障。

  • 标签: 剖宫产 浸润麻醉 全身麻醉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信息平台数据,对宁夏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运营情况现状进行分析评估。方法运用TOPSIS与RSR法相结合对宁夏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评估与分档。结果宁夏24所卫生监督机构按上、中上、中、下分为四档,其中上档有3所机构、中上有11机构、中档有7所机构、下档有3家机构。结论用该对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综合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形成综合评价体系,在促进自身业务的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更好发展。

  • 标签: 卫生监督机构 绩效评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对比分析凝聚胺与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微柱凝胶与凝聚胺为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3560例输血患者和358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同时分析其交叉配血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检出阳性样本25例,凝聚胺检出18例;微柱凝胶主侧凝集与次侧凝集分别为11例、17例,凝聚胺分别为8例、13例,前者试验耗时较多。综合分析微柱凝胶与凝聚胺的交叉配血结果,经直接抗人球蛋白测试发现前者7例假阳性结果,后者5例假阳性结果。结论联合应用微柱凝胶与凝聚胺进行交叉配血,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就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作以分析。方法拟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就诊我院妇产科自愿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式分组,以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命名组别,其中40例产妇实施全麻,46例产妇采取硬腰联合麻醉。对比分析新生儿娩出后第1、5、10分钟Apgar评分与胎儿生后第3、14、28dNBNA分值。结果组间比较新生儿娩出后第1、5、10分钟Apgar评分与胎儿生后第3、14、28dNBNA分值未见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把握用药时机与剂量的前提条件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用于剖宫产术是可行且安全的。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全麻诱导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单独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复合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比值与面积比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98例,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对患者给予检查,对面积比与应变率比值进行计算,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病情诊断标准,观察良、恶性肿瘤在两种计算方法中的结果和两种方法在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的面积比与应变率比值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灵敏度方面,应变率比值高于面积比,差异显著(P<0.05);在准确度与特异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比值与面积比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的粪便标本分别行Hb、Tf以及联合检测实施潜血试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b、Tf以及联合检测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内上消化道出血(A组)与下消化道出血(B组)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联合Tf可有效提高大便潜血试验的敏感度,有利于快速准确诊断、鉴别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干化学分析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法 渣分析仪法 显微镜检查法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需要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复合咪唑安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0.56%,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及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辅助椎管内麻醉时,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诊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地佐辛进行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观察组采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患者术后10分钟的痛疼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10min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氢吗啡酮更适合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治疗中使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氢吗啡酮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 术后痛觉过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掌指骨斜骨折选择微型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本院掌指骨斜骨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螺钉组50例,选择螺钉固定治疗,钢板组50例,选择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螺钉组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钢板组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4%;钢板组手指关节总体活动度低于螺钉组,相比健侧握力丢失度小于螺钉组;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13±1.85)周,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7.02±1.63)周;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微型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斜骨折各有优缺点,临床应该合理选择。

  • 标签: 掌指骨斜形骨折 微型钢板固定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上肢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对观察组患儿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的MAP、HR、RR与对照组患儿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喉痉挛等围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儿(2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儿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丙泊酚 麻醉 小儿 上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