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药物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有较为显著的改善,只有12只眼睛视力下降。结论对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视网膜坏死 病毒感染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necrotizingencephalopathyofchildhood,ANEC)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便于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对2017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1例A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表现为急性起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惊厥发作,发作后24h内可出现脑疝。头部MR检查示双侧丘脑、海马、双侧小脑半球及脑干、小脑蚓等可见对称性损害。血清LDH、AST轻度增高。给予抗感染,止惊,降低颅内压及其他对症处理,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病情继续加重,出现脑死亡表现,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对病毒性发热性疾病后出现惊厥的婴幼儿应警惕ANEC的可能,在早期积极治疗同时,应尽快完善头部MR检查,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可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脑病 脑疝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情观察及护理提高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有效率。方法观察5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加强各种管道护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χ2=3.71,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8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6%。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因胰腺及胰周围组织坏死,胰腺失去完整性。患者常因并发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其病情严重、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气管切开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onemarrownecrosis,BMN)的病因、机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本院5例骨髓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骨髓坏死患者分别合并急性多颗粒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例,骨髓转移癌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严重感染1例。骨痛、发热、出血为BMN的主要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示一到三系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骨髓象检查均有典型的骨髓坏死表现。结论骨髓坏死是一些病因为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白血病,恶性肿瘤是其主要病因;骨髓穿刺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积极治疗原发病、联合用药、对症治疗是关键。

  • 标签: 骨髓坏死 白血病 骨痛 发热 幼红幼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围术期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提早预防和诊断,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治愈率。方法对3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儿中,治愈32例,治愈率88.9%,平均住院15±0.9天,自动出院1例,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1例死亡。结论加强科学有效、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对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34例进行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愈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愈合率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术后护理及应用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NEC治愈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方法与措施,有效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本科收治的76例NEC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6例患儿治愈75例,自动出院1例,肠穿孔7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对新生儿NEC病人的护理,可有效提高NEC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采用核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为样本选择时段,分析予以核磁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诊断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100.00%)明显较高,漏诊率(20.00%)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存在P<0.05的差异,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采用核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 核磁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9例ANFH患者126髋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定性敏感度。结果CT和MRI定性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26%、96.03%,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88髋经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100%,明显高于经CT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72.73%(P<0.05)。结论CT和MRI均可作为ANFH常规诊断措施,但在早期ANFH诊断中,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较高。

  • 标签: CT MRI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高,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围术期综合护理 股骨头坏死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半坐卧位、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等护理措施。结果发生皮下积液伴皮瓣坏死2例,皮下积液3例。结论预防的护理关键是于腋窝及肋弓近胸骨旁处置双管引流,保持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适时拔管,半坐卧位,适度的胸带加压包扎。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皮瓣坏死 皮下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头坏死通过CT、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运用X线与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在检出率上,CT为93.75%,X线为8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与Ⅱ期患者检出率上,X线显著少于CT,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坏死通过CT、X线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检出效果,但是Ⅰ期与Ⅱ期患者,采用CT检出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老年股骨头坏死 CT X线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栓塞,2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65.22%)、满意8例(34.78%)、不满意0例(0%),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34.78%)、满意9例(39.13%)、不满意6例(26.09%),护理满意度为73.91%,P<0.05。结论加强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和临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Harris评分和SF-12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F-1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患者手术进行中医结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股骨头坏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指坏死复杂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指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皮瓣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推进医疗整体质量,进一步比较X线和CT在股骨头坏死诊断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在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经过CT诊断和x线诊断的、有着股骨头坏死病例的髋关节不同时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诊断和X线诊断的诊断率。总结经过医务人员的对比对照,28例患者一共发现47个股骨头坏死病灶,其中X线检查显示出的坏死病灶为19个,CT检查显示出的股骨头坏死病灶为28个,阳性率分别为40.4%和59.6%,两组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研究意义。结果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诊断方面,CT平扫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的诊断阳性率,CT平扫在股骨头坏死检查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T平扫 X线检查 股骨头坏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