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随着耐药菌株数上升以及某些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减少细菌耐药的重要举措。对我院2016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回顾性汇总分析,具体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药师提供管理与干预的依据,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干预 用药频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庆阳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于20052009庆阳市妇幼卫生年报,孕产妇死亡卡,死亡调查表,病历及市、县(区)级评审资料。方法采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从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对20052009全市74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20052009全市5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8.7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4例、内科合并症1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8例。74例死亡的孕产妇中56例为可避免死亡,18例为不可避免死亡。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个人态度及家庭因素为第一位占72.97%,医疗保健因素占20.27%,社会团体管理因素占4.05%。结论发挥政府妇幼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协调部门关系,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快标准化产科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妇幼卫生项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防治策略、加速控制流腮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对黑龙江省2004~200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4~2009黑龙江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00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4/10万。黑龙江省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4~7月和11月~次年1月。12月和6月是发病最多的月,13个地市都有流腮病例发生,全省流腮病例主要集中20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流腮发病较少,10~组发病最多。保持高水平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提高腮腺炎疫苗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流腮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及时处理疫情,防止流腮疫情的爆发,从而达到控制流腮流行的目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出院患者抗肿瘤用药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抗肿瘤药物病例283份,其中不合理病例52份,占0.18%。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占34.62%(18/52),溶媒用量不合理占23.08%(12/52),给药剂量不合理占19.23%(10/52),给药顺序不合理占17.31%(9/52),其他原因占5.77%(3/52)。结论我院抗肿瘤要临床应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纠正并加强管理。

  • 标签: 抗肿瘤药 合理用药 药物配制
  • 简介:摘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因病程长、HBVDNA及ALT波动等因素,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等终末期肝病。现在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对HBeAg阴性CHB进行长期抗HBV治疗。目前,抗HBV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干扰素疗程固定,但治疗中的低HBVDNA阴转率、停药后的低远期反应率和高复发率提示治疗效果不理想1-2;NUCs包括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LMV和LdT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遗憾的是病毒耐药发生率较高。ADV、ETV和TDF的耐药发生率较低,但ADV抑制病毒能力相对较弱,ETV抑制病毒能力强,但价格较高,而TDF我国尚未上市。HBeAg阴性CHB因其本身的难治性和用药的长期性,患者很难承受疾病、药物所带来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根据当前药物所能达到的有限治疗水平和我国国情,在对HBeAg阴性CHB初始抗病毒治疗时,为实现长期、有效抗病毒治疗,如何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病毒性肝炎,乙型 HBeAg,阴性 核苷(酸)类似物 成本-效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现阶段居民肺癌的发生频率及分布规律,探讨影响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死因监测系统2007~2009肺癌及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恶性肿瘤死亡共计3402例,肺癌死亡1054例人,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30.98%。肺癌死亡率为41.2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56.97/10万,女性死亡率为25.3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98,p﹤0.01).结论2007~2009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是对高密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 标签: 肺癌 死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脏选择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46月-20176月,我院共收治冠心病患者72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心脏选择药物(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0.55%<97.2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发作时间上,对照组较观察组偏长,发作频率上,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选择药物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倍他乐克 冠心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关心及重视下,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分析意外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分布规律,给政府决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来源于死因监测系统,使用ICD-10进行分类编码。结果2008-2009高密市意外伤害死亡762人,占全部死亡的6.98%,死亡率为46.03/10万,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溺是高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是有必要的。

  • 标签: 意外伤害 死因 去死因期望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昌市2009-2014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hypothyroidism,CH)的筛查情况。方法通过对金昌市2009-2014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金昌市共筛查新生儿22314例,总筛查率93.85%;PKU确诊8例,发病率为12789,明显高于国内平均发病率;CH确诊4例,发病率15579;其中PKU城区确诊7例,农村确诊1例,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全市筛查率由2009的72.67%上升到2014的9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召回率从2010的100%下降至2014的83.33%。结论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应在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初筛可疑病例召回率的同时,进一步探究PKU与CH发病与地域及环境污染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工业污染给居民健康带来的影响。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C)以及使用率、使用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日均费用(DDC)最高的为注射用伏立康唑,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为注射用美罗培南。201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以ICU最高。结论调查期间,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6度每月1天门诊患者处方,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11472张处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107张,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18.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9%。结论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使用频次、联合用药、选药不合理等方面。因此,还应进一步强化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意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减少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