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联合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连续用药2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78.67%比较有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均有明显上升,但观察组NIHSS、BI指数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治疗中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被诊断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标号分组,奇数编号的患者划入治疗组,偶数编号的患者划入对照组,每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桃金娘有胶囊联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桃金娘油胶囊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区上皮化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上皮化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复发与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用于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康复期短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局部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小时、治疗后两小时的24h尿量与颅内压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吡拉西坦氯化钠 脑血管病出血 颅内压增高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予以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能力(Fegl-Mevyer)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由于对照组7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和治疗中,予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脑卒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肢外伤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肢伤残患者9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肢伤残患者9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措施,研究组加强监测监护,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改进急救措施,有利于提高肢外伤患急救效果。

  • 标签: 四肢外伤 急救 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共78例,按照患者入院时编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愈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取得更好地的临床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护士思考和重视。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操作在口腔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操作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根管填充质量的优良率为75%,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患者的根管填充质量的优良率为92.5%,满意率为9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操作对患者进行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且患者对于治疗有更高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疗法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消化性溃疡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茵陈苓散并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式。方法从本院中提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新生儿患者,并与其煎服加味茵陈苓散汤剂,同时用西医的保肝、补钙、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结果治愈的对象有68例,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有减轻的趋势。显效59例,好转8例,没有痊愈的有1例。结论加味茵陈苓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加味菌陈四苓散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诊法于神经外科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术前访视,研究组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中医诊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血压与心率的增高率、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结果研究组在血压心率增高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诊法能使医生更有效地发现术前存在问题,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在手术前晚有充足睡眠时间,预防患者在术中出现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 标签: 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法 神经外科 术前访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1例肢骨折患者根据计算机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3.6±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9±1.1)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7.05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4.3%,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在肢外伤性骨折康复当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肢外伤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及关节活动灵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用于肢外伤性骨折康复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关节灵敏度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四肢外伤性骨折康复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肢骨折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肢骨折24例(锁骨中段骨折4例,肱骨近段骨折2例,肱骨干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干骨折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儿采取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切口、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平均随访6.5月,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2.61±1.02)cm显著短于对照组(12.03±2.38)cm(P<0.05),术中出血量(52.51±16.37)ml显著少于对照组(156.34±35.29)ml(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X线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P<0.05),观察组患者临近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差异不明显。治疗中未出现骨不连,无感染、畸形愈合和断钉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对于儿童肢骨折疗效肯定,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四肢骨折 弹性髓内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肢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四肢骨折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铋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p转阴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四联疗法 难治性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甘草酸铋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形势下专科医师制度的个统筹展开论述。方法通过专科医师制度的影响因素中个统筹的展开背景和必要性的分析,论证个统筹中的专科医师制度的实施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结果设立专科医师意识制度是当前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及案例可以保证医疗人才不断地被输出。结论专科医师制度的重点是将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医学专家、专科医师培训等培训进行强化,加强统筹,建立起新形势下专科医师制度的实施与教学体系的构建。

  • 标签: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 培训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肢骨折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而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两种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的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用于肢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的人才健康素质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素养。通过对在校一、大二学生进行健康问卷基线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健康促进工作项目的深入有效开展。方法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知识、个人健康行为认知、健康需求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1000名被调查学生对20个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1%。结论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评分标准。补充学生健康知识的缺陷和健康意识的树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电迫在眉睫。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知识 知晓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开展良好的规范化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及病人恢复情况的影响,验证其对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52例肢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正常传统的方式开展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增加规范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疗效情况差别。结果对照组病人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2.9±2.2d、18.5±0.9d和61.2±6.2d;有6人出现不良症状,占比23.08%。观察组病人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0.3±2.8d、15.6±5.3d和54.7±5.8,有3人出现不良症状,占比11.54%。两组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开展良好的规范化心理护理,能够促进肢骨折病人的伤口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并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规范化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 围手术期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膏与硫酸镁外敷治疗严重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我院收治的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层纱布覆盖患处。试验组于患处直接涂敷黄膏,抬高患肢24小时,观察72~96h。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肿胀面积及瘀血面积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无瘢痕形成。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黄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黄膏 硫酸镁 静脉输液外渗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