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院护理教学通过头脑风暴法,激发临床护士的教学意识和创新精神,运用PDCA教学清单等教学方法树立教学品牌,提高了护理教学的实践能力,现给予总结汇报。

  • 标签: 创新 护理 教学品牌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但疾病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威胁着我们的生命,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在这些数据中无情的流感带给我们多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以找到对抗方法,就可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 标签: 识别流感 重在预防 减轻伤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9~12岁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空同定向能力。方法采用12套视觉图片进行。每套图片包括5幅图形。要求被试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出不同方位的图形。结果弱智免童的视觉图形空间定向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结论智力缺陷对空间定向能力(心理旋转操作)有着明显影响.但未发现性别上的差异。

  • 标签: 弱智儿童 视觉图形 空间定向能力 心理旋转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患者戒烟的临床实践指南趋于完善,而全科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使用烟草。本研究将检测(1)全科医生检测吸烟状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与检测烟草使用情况有关的全科医生和患者的特征。最终帮助全科医生识别患者的吸烟状况,从而在预防性保健方面或在提供戒烟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吸烟 检测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急救患者护理过程中关于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急诊所收治的所有急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这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识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院前急救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精神,从而提高第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急诊急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功能。方法抽取至我院手术的单纯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5例(80只眼),其中一组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0例,30只眼),简称多焦组,另外一组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35例,50只眼),简称单焦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及脱镜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术后均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术后3月5mm瞳孔下多焦组全眼总高阶像差无统计学差异,球差多焦组较单焦组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多焦点组的脱镜率达到93.3%,非球面单焦点组达到58.0%(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中给予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两组术后总高阶像差无明显差异,但脱镜率多焦组明显高于单焦组,全程视力效果好,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种类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让人们对消化道出血有所认识,有所警惕,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很快康复出院。方法回顾分析消化急诊科实习以来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活率,并避免了再出血的发生。结论家属送往及时,医生护士很快救治,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且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作相应的处理,加上护士住院期间认真细致的护理,使病人住院及时,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识别出血 抢救生命
  • 简介:深度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些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意义认识还不充分,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深度辅导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或防御的态度,掩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 标签: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防御 识别 大学生 引导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在老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脸谱疼痛评分法,根据评分结果及患者主诉、病情等,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面部表情评分的基础上,结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方法,采取疼痛护理措施,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模拟评分法在老年癌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临床运用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视觉模拟评分法 老年患者 癌痛
  • 简介:摘要通过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来研究媒体环境的现状,进而研究新媒体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品牌传播产生的影响。针对我国公立医院在当前异常复杂的媒体环境下所出现的品牌策略缺乏、忠诚度难以培育、品牌形象不够具体、内容传播力低等问题,提出整合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个性化传播及危机应对等应对策略。

  • 标签: 新媒体 公立医院 品牌 传播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全媒体的医疗环境下,如何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打造医院门诊特色品牌服务。方法率先上线了多种医疗平台,优化与再造就诊流程,探索、设立了多个医疗、护理服务中心,较好的平衡了专家资源。结果使门诊就医流程改造达到比较完善的新高度。使病人能尽快的就诊看病,得到了及时检查、治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结论建设医院门诊特色品牌服务,是新时期我们必须探索和设立的,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医院门诊竞争的着力点。

  • 标签: 医疗平台 医院门诊 品牌服务 探索设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腕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腕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腕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患者 改良腕带 身份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年龄的白内障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发病形态,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皮质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核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后囊下型白内障研究组40例,另外选择40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参与研究人员的年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对比组间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健康者在眼内散射光、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其它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视力检查来评价白内障疾病,很难全面了解其对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在视力检查的基础上,配合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的检查,才能全面掌握白内障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案,确定实施手术的时机,在眼科临床上引起注意。

  • 标签: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基层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如孕产妇、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组织管理及医院设施、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旨在为孕产妇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基层产科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观念的改变,现代医院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的竞争,更是医院品牌的竞争。而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医院文化建设,形成特有的医院文化,增强自身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社会的知名度和荣誉度,才能在现代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医院文化 医院品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合并心衰早期识别进行剖析,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H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心衰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10例患者通过早期识别及护理干预,5例并发心衰,发生率4.54%,均得及时处理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HD患者并发心衰早期准确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死亡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早期识别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仪器提供的测量信息和报警信息快速甄别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提高复检准确率方法把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检测信息与正常对照组的信息作对照,找出两者存在的典型差异。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直方图和报警信息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快速检出标本是否存在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