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右半结肠切除在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抽取50例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回顾病例资料,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样本25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治疗,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组较短,且中出血量治疗组较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治疗组较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较低(P<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应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500例患者,中提取胆囊中胆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29例患者检出细菌,均是非重复分离菌,阳性检出率为25.8%(129/500),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与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0.4%、29.5%、10.1%;分离菌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者52例;药敏试验结果提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相对较高。结论诱发胆道感染的细菌多样且复杂,临床应结合细菌耐药性,选择安全、低价的抗生素。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汁 细菌学分析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将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用于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LC治疗的高龄病人125例为对象,按照中应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将其纳入试验组(63例)、参照组(62例),试验组联合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参照组使用异氟醚进行麻醉;评比两组麻醉效果的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病人气管插管后1min、人工气腹建立前、人工气腹建立5min时的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都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在高龄LC中的麻醉效果理想,该麻醉方法的可操控性强、起效迅速,有助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且术后苏醒较快,安全性好。

  • 标签: 高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联合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期间的系统化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89%>78.38%)相对更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24±2.95)分<(50.51±3.6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24±2.95)分<(50.51±3.62)分相对更低(P<0.05),住院时间(39.35±3.05)d<(50.88±3.47)d相对更短(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期间的实施系统化护理对于患者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行腹腔镜胃癌切除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胃癌外科围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经过改良优化组合后的围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异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胃癌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输卵管切除的影响。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对象为70例在我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输卵管切除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32±0.25)min,中出血量为(50.11±0.58)ml,住院时间为(13.05±3.11)d。患者的中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71%。宫内妊娠率为92.86%,继发不孕率为5.71%,异位妊娠率为1.43%。结论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输卵管切除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和激素水平,且妊娠情况佳,中不良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临床指标 激素水平 妊娠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6月,行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6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9例,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髓质脂肪瘤1例。肿瘤直径1.2~5.8cm,平均3.1cm。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平均43(24~62)min,中出血量平均31(5~120)ml。无中并发症。术后第1d均下床活动。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天,平均4天。术后24例获随访3~13个月,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结论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个性化设计后腹腔操作野,减少到达目标器官过程中对后腹腔内组织的分离操作,可以减少对其损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肾上腺 腹膜后腔 腹腔镜手术 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黏膜切除与黏膜剥离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黏膜切除(EMR)治疗,观察组给予黏膜剥离(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时,为保证成功需要按照病灶大小与来源,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切除术 黏膜剥离术 早期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在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实施的护理对策。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围手术期患者4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产生少于对照组,且安全的返回至病房,予以统计分析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对腺样体肥大切除围手术期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将术后并发症产生减少。

  • 标签: 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 围手术期 观察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期实施呼吸功能指导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00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围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患者在围期接受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围术期 呼吸功能指导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以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完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下内膜息肉切除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式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诊刮治疗,研究组20例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下内膜息肉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下内膜息肉切除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下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6例,基于手术方式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通过开腹方式手术;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方式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效果显著,可以提升老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腺样体切除患儿90例,分为I、II、III组各30例,其中I、II组分别采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0.014mg/kg作为全身麻醉前用药,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R、MAP和VAS变化,用药10min、30min、毕时I、II组与III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HR、MAP和VAS变化用药后10min、30min、毕时明显优于II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戊乙奎醚为麻醉前用药在全身麻醉下行小儿下腺样切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全身麻醉 下腺样切除 小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的配合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1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士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每组各9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临床手术中采用手术室护士配合措施,患者手术、住院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对手术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腹腔镜下 胆囊切除术 配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脑膜瘤、胶质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膜瘤、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9人和观察组5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采用FTS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比较、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禁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肢体功能锻炼,尿管、引流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可有效促进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的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肿瘤 快速康复 住院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某医院106例宫颈癌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妇科106例宫颈癌并行子宫切除患者为调查对象。运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宫颈癌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58.21±13.1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均对心理弹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以及消极应对进入回归方程,对患者心理弹性的变化有着明显预测作用。结论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正常成人低,且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应对,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以达到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宫颈癌 子宫切除术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TNF-α、CRP指标水平均较高(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血清炎性因子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采用保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有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6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化疗 相关性药物肝损害 保肝药物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腹腔脓肿、肺部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中出血量较少,切口较小,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开腹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