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市于2005年7月启动了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以下简称“干预工程”)政府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预防为手段、宣教为载体、网络为平台、筛查为基础、诊断为依据”的一体化综合干预体系,使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4年9.33‰降至2010年6.62‰,总体下降29.02%。

  • 标签: 出生缺陷 母婴健康 实事工程
  • 简介:摘要出生缺陷的发生是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县近几年来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关财政经费补助政策和资金管理及划拔办法,并通过强化各部门职能,加强出生缺陷体系建设及强化考评工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等,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

  • 标签: 出生缺陷 综合防治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到本院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共纳入病例数为36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20例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产前超声检查资料,统计超声诊断准确率及胎儿畸形发生率。结果本组3620例孕妇中,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存在出生缺陷84例,产后临床诊断显示存在出生缺陷9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84/96);其中,六大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32/32),其他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1.3%(52/6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实施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胎儿畸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超声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0例孕妇多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其中未参加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A组,参加孕前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B组,两组各500例,并将两组孕妇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孕妇的出生缺陷为2‰,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通过孕前优生检查,可及时对胎儿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可通过及时预防或治疗降低缺陷发生率,以此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优生优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诊断使出生缺陷率降低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院在产前对胎儿进行产前筛查、超声产前检查等检查,统计方法用χ2检验,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010年~2013年出生的围产儿总计10000例,男4200例,女5800例,发生出生缺陷的婴儿有17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发生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4‰,在发生婴儿死亡的病例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渐渐升高的趋势。通过进行孕妇的产前诊断,对在检查中查出的有畸形的胎儿孕妇可以适时的选择终止妊娠,这就使得足月活产儿出生缺陷率显著下降,χ2=12.47,P<0.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畸形的种类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下降的最高,另外还有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唇腭裂都有所下降。结论在产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胎儿患有的严重的缺陷,孕妇可以对此适时的选择终止妊娠,这就使胎儿出生后的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人口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终止妊娠 人口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中心接受的计划怀孕的夫妇80对,随机的将这80对夫妇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对,对照组40对,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照组不采用该种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新生儿的缺陷率达到了10.0%,对照组新生儿的缺陷率达到了42.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方法比对照组的方法更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其中P<0.05组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的效果更加的显著,并且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在以后的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孕中期孕妇共计10000名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她们进行产前筛查,对她们的血清各标志物浓度进行检查分析。结果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5.10%、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0.2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为0.35%。对存在高风险的孕妇在核对孕周等因素后,进行羊水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经过上述产前诊断,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为10例、患有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为2例,患有神经管畸形的胎儿为5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漏筛了1例(出生后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确诊)。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会逐渐升高,P<0.01。结论进行产前有效的筛查能够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在孕中期,产前检查更为重要。

  • 标签: 产前筛查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诊断应用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0例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前来诊断的孕妇,分析胎儿畸形发生率以及诊断误诊率。结果经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9.9%;在17~25孕周以及25~28周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孕周,P<0.05;结论超声诊断于孕妇中期能够尽早发现胎儿畸形,明确畸形类型,将出生缺陷率极大地降低。

  • 标签: 超声诊断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儿科16例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结果16例患儿经相关的处理及干预后,死亡2例,转院2例,其余12例患儿均顺利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极低体重儿,高度的责任心和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成活率及生存质量。

  • 标签: 极低体重儿 护理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VLBWI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管饲喂养,观察组采用全静脉营养喂养,两组喂养观察14d。结果观察组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期间的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新生儿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应用VLBWI能促进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静脉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生长发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病案应用初期并存的纸质病案缺陷。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我院患者出院时送到病案科的未归档纸质病案300份,病案室护士在整理、排序、装订的过程中对病案初步把关,把缺陷项目详细登记、汇总、分析,查找出缺陷的原因。结果31份病例存在各种缺陷。结论采取加强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及改变患者出院流程等措施可以使病案缺陷问题明显减少。

  • 标签: 纸质病案 电子病案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添加剂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母乳添加剂喂养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母乳喂养宣教手册,让家属对母乳喂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母乳添加剂的使用时间、方法和储存等进行指导与管理。结果50例患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增长速度均达到正常范围,其中24例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但经过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明显促使患儿正常生长,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极低体重儿 母乳添加剂 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超低和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超低体重儿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6例,评估动脉血压监测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脐动脉测压10例,经桡动脉测压5例,经足背动脉测压1例,1例出现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提高了超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且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分析病案首页书写的缺陷及原因并提供对策。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病历10000份进行首页检查,分析统计病案首页书写存在的问题。结果10000份病案首页中,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出入院信息、手术信息、其他信息各部分缺陷率为11.14%、0.85%、1.66%、0.14%、8.87%。结论找出并分析病案首页书写的错误,提出一系列相应对策,从而提高病案首页书写的质量。

  • 标签: 病案首页 质量缺陷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特别是产科病人及家属期望值很高,导致产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特点。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到母婴安全,引起较大的医疗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2009年32例护理缺陷的情况,论文分别对缺陷发生的原因,缺陷发生与护理人员产科工作年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2例护理缺陷中,由于“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构成比例高,占缺陷总数的68.76.%;缺陷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职称密切相关,工作5年以下占71.88%。其中工作仅1—2年发生缺陷高达43.75%。结论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特别是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护理缺陷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结果22例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7天。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其余均恢复出院。结论诊断明确后及时规范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体温管理、营养支持及院感防控,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