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B超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确诊为腹部创伤患者78例进行研究,并分别予以B超、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以及,对比CT诊断、B超诊断的准确。结果78例腹部创伤患者B超诊断的准确率为88.46%(69/78),CT诊断的准确率为97.44%(76/7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肝、脾、胰腺、肾等部位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部创伤的诊断应用CT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诊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 B超 腹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准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90例血液化验的患者,分别1小时内、4小时与8小时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分析不同时间段血液标本中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小时内与4小时的血糖、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化验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1小时内与8小时内各指标,除甘油三酯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尿素氮、血清钾离子、甘油三酯外,4小时与8小时检查其他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在1小时内、4小时与8小时检验各点的检查结果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因此,合理安排检测顺序,降低高温与微生物对于标本的影响,尽快进行处理,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 标签: 血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准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中,溶血标本对心肌酶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方法对96例在本院接受血液标本检验的受检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为不溶血标本,观察组为溶血标本,对两组标本AST、CK、CK-MB、LD、α-HBDH等心肌酶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溶血标本中心肌酶检测指标AST、CK、CK-MB、LD、α-HBDH等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标本的采集以及运输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以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酶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的影响。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受检人员10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溶血处理后检测肝功能,对照组则直接开展肝功能检测,对比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AST、TP、Alb数值高于对照组,但γ-GT、DBil、ALP及TBil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的影响十分明显,故临床检测中应采用有效手段方式溶血事件产生。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 检验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X线和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准确。方法分别应用腹部X线和CT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CT符合率84.85%高于X线符合率96.97%,CT对绞窄肠梗阻和动力肠梗阻的准确率100%、83.3%高于X线65.2%、44.4%,且P<0.05。结论相比于X线,CT诊断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准确率更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X线 CT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 标签: 尿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的可靠准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8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结果通过对158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仪器设备落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部位和采血量差异、血样运输和保存、运动后进行采血和服用药物后进行采血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通过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购置先进的血常规检测设备和患者在检查血常规前要时刻注意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血常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为医师进行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可靠性 准确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X线与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72例,经手术活检或病理诊断证实为急性肠梗阻,均给予腹部X线和CT扫描诊断。观察比较X线和CT扫描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病因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诊断准确率95.83%高于腹部X线84.72%(P<0.05);CT扫描结肠梗阻92.00%、小肠梗阻89.36%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64.00%、72.34%(P<0.05);CT扫描肠套叠88.89%、肿瘤88.00%、肠粘连82.76%病因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55.56%、60.00%、58.62%(P<0.05)。结论CT扫描可提高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同时能提高肠梗阻病因诊断及部位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诊断 腹部X线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提高护士对电子体温单绘制准确的应用。方法随机抽查2015年3月—4月,6月—7月神经内一科体温单各1000份进行查检,于2015年3月致8月实施psca循环,将PDCA循环运用于电子体温单绘制之中。对比两份电子体温单的缺陷情况。结果将2015年3—4月电子体温单缺陷例数为190例,2015年6—7月电子体温单缺陷率为66例,两个时期进行检查对比,发现通过培训、细化责任标准、督导等管理后体温单上的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法是提高电子体温单绘制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电子体温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70例患者的受检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70例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标本中不合格率为25.71%(8/70),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准确的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导致(8例),采集时间不正确导致(7例),血液标本保存的方法差错导致(3例)。结论针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准确影响的因素,并予以对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提高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为临床的诊治提高必要的指导建议。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TCD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诊断准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TCD与CAT检查,根据二者检查结果对比确定TCD诊断准确。结果TCD的诊断准确率在不同类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同时能够有效弥补部分CAT检查的不足。结论TCD检查能够较好地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病情。

  • 标签: TCD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狭窄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用于评估3岁无龋儿童患病风险的准确和有效。方法选取幼儿园3岁的学龄前儿童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检查,观察组则实施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龋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儿童的龋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来评估3岁无龋儿童患病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和有效

  • 标签: 龋病 常规健康检查 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 龋病检出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判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95.65%(44/46),漏诊率为4.35%(2/46),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78.26%(36/46),漏诊率为21.74%(36/46),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CT检查,对照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65.00%、92.31%、90.00%、66.67%。经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5例、17例、10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100.00%、94.44%、90.91%、100.0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I期坏死者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P<0.05)。结论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

  • 标签: CT检查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支架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准确与优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支架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远程监护组和动态监护组,各40例。动态监护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远程监护组采用远程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监测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监护组的基线漂移例数、平均漂移距离与动态监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护可实时准确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的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护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支架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急诊预检分诊的因素,降低今后分诊工作中的失误率。方法分析2018年1月—3月共6026例急诊病人的分诊情况。结果多种原因造成分诊失误。结论通过对急诊护士专业培训,学习急诊分诊相关知识,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 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诊是根据患者体征和主要症状判断患者病情的专科,并合理为患者安排就诊过程,门诊分诊为患者进入医院后第一环节,决定每位患者对医院和就医体验的直观印象,分诊护理人员是否能准确做出判断、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流程、分诊错误易导致费力费时,给患者带来较多不便,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就医时间,甚至导致医疗纠纷情况,在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门诊分诊操作相关规范,为了适应我国快速增长门诊量、我院对流程优化分诊对门诊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相关综述,实施流程优化门诊,能显著提高医院分诊准确率,确保患者能较快就医,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流程优化分诊 门诊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诊断中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超声及血清CA125水平检查,析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超声表现主要以低回声囊合并厚囊壁,浑浊透声囊液,且囊内表现为点状散在的弱回声为主,18例,占(18/30)60.0%,且彩色多普勒异常信号出现。观察组CA125水平(54.22±19.42)显著高于对照组(13.24±5.78),观察组I-II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41.52±11.73)低于III-IV期的患者,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性(86.67)%、准确(93.33)%显著高于单纯超声诊断及血清CA125检测,P<0.05。结论超声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高,准确及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CA125 超声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过敏鼻炎患者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鼻炎临床疗效确切,负面作用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一个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求助的大学生,大学第一次洗澡被同学取笑阳痿导致不敢上课、不敢洗澡而患抑郁症不参加考试。通过心理咨询到医院确诊为隐匿阴茎,走出心理困惑。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性教育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