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临床中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8月—2018年5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76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38例A组,38例B组,分别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统计视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组间比较角膜散光度情况(P>0.05);手术后,B组角膜散光度情况显著由于A组(P<0.05)。B组术后视力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5%,B组为2.63%,经对比分析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而言,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改善角膜散光情况,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共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以及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全麻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胃癌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2h、4h、8h、12h、24h)的VSA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癌患者在24小时内的PCIA按压次数与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显然更优(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感显著更低,安全性跟高。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麻 胃癌 VSA疼痛评分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水平、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对于患者眼压的降低、视力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将笔者在处方点评中遇到的中药注射说明书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方法对中药注射说明书进行分析,结合处方点评进行总结。结果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特殊人群用药、药理毒理等项目有不同程度缺陷。结论建议相关制药行业应加强关注,对说明书做以改进,促进中药注射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中药注射剂 说明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6例在本院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1%、24.2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T2~T5这4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安全性高,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小儿 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状况和影响睡眠状况的基本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一般信息问卷和睡眠状态评定量表(SRSS)对62例稳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睡眠状况较差,护理干预后睡眠明显改善。了解和分析睡眠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作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利于疾病的转归。

  • 标签: 睡眠障碍 稳定期COPD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拟于我院第二次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200),对照组孕产妇予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组予2mg罗哌卡因+10μg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阵痛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药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MA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HR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VA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镇痛后10、20、30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Cor、ACTH、CRP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分娩后2h、分娩次日Cor、ACT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次数、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量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对第二次分娩孕产妇应用0.1%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COR ACTH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小型猪4头,每头猪选择腰2、3,腰3、4,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共16个椎间盘,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个椎间盘。实验组将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植入猪纤维环退变破裂模型处,缝合后纵韧带避免植入体滑脱,对照组直接修复后纵韧带,在术后24周与48周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猪建模后都成活,两组术后24周的MRI椎间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周的MRI椎间盘高度都高于术后24周(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都不能分辨髓核组织,纤维向内塌陷,纤维环板层出现显著断裂;术后48周实验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为透明胶冻状,椎间隙清晰,纤维环及髓核的界限清楚。结论自体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能促进提高椎间盘高度,安全性高,可改善椎间盘病理学状况。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共聚物 多孔可吸收支架 退变纤维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入我科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操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在临床中作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吸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与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异丙酚麻醉,联合麻醉组实施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联合麻醉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麻醉组心动过速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麻醉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麻醉组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硝酸甘油以及艾司洛尔的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老年高血压患者 手术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375%的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的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时间以及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处理,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有助于患者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浓度 罗哌卡因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择期行胃镜或胃肠镜诊疗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K组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P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2.5mg/kg。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患者在复苏时间方面略优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在术中改良OAA/S评分及丙泊酚使用总量方面略优于氯胺酮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胃肠镜检查麻醉中,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氯胺酮 无痛胃肠镜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某三甲中医医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HIS系统,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调取该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使用数据,对该院中药注射的用药品种、金额、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该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总金额占药品总金额逐年下降,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最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使用整体基本合理,同时也不乏存在不规范之处,积极通过中药注射各项政策引导、临床药师干预、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培训宣传等措施继续规范中药注射,确保该院中药注射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使用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1.09±0.12)分,对照组为(1.73±0.31)分,(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缓解其临床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重度 稳定期 沙美特罗特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加瑞芬太尼、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后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本院使用的右美托咪啶加瑞芬太尼、异丙酚对腹部手术实施麻醉的100例病人为实验对象,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腹部手术病人分别使用不同剂量,并以此为基础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等药物实施麻醉,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各自对应的麻醉效果。结果在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显著;在术中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相关反应方面,对照组多于观察组。结论腹部手术病人在麻醉期间,按照0.5μg/(Kg•h)的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缓解麻醉效果,使病人清醒的时间加长,减少异丙酚的使用,增强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后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双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间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误吸、窒息等发生率与研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降低人工流产术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分组原则以治疗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25例,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试验组(25例,噻托溴铵粉雾治疗),比较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1周,试验组FEV1、FVC、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提升,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噻托溴铵粉雾可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噻托溴铵粉雾剂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现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FEV1、FCV、FEV1/FCV肺功能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够促进肺功能损伤修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噻托溴铵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手术中行常规全麻,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MAP指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15min、拔管后5min时对照组患者的HR、MAP指标均较观察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意识完全恢复、拔管以及确切回答问题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超低位直肠癌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