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9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应用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n=45)应用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就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1.11%,稍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2%(P>0.05)。结论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手术时间较短,痊愈快,住院费用低,且无严重并发症,兼顾了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 标签: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并发症 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单侧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2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患者前后的膝关节股胫角和膝关节活动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屈曲痉挛明显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并未发生下肢不等长以及跛行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双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分期、同期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3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做膝关节置换术的双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10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甲组53例,乙组52例。本次甲组是同期手术,乙组是分期手术,总结治疗指标、疗效指标、并发症。结果甲组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VAS评分、HSS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术中出血量、膝关节活动度都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双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同期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有效改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的风险低。

  • 标签: 双膝骨性关节炎 老年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分期 同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诊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上,观察组优良率80%,对照组优良率97.5%,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上,早期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期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创伤小的特点,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远期疗效优的特点。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康复训练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后患者功能改善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早期主动行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操作时间,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4例,依照护理差异将其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共37例;余37例接受康复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并发症率低,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应用效果佳,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宜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方法对3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训练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好20例,中10例,差4例,优良率88.23%。结论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改善置换后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和纠正患者因长期疾病所造成的不正常的姿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自理。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观察组18例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及手术后恢复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术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96.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6(92.85%),两组无明显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快,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10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术后精心的护理及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工全膝关节置换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步态分析定量分析应用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疗效,从而对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及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均进行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周、12周及6个月随访的步长、步幅、步频,足下压力分布,力线内翻行进曲线步态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2周、12周、6个月随访时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对比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步态分析参数变化定量分析,证明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前内侧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 OxfordⅢ单髁置换术 步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方法我们对收治的60例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后DVT形成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60例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转为正常,患者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薛栓形成。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预防及护理Bone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care for DVT preventi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密切配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预先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流程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手术进行配合护理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进行常规护理与配合手术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配合手术的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手术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患者均为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术后疼痛的原因。结果关节内因素占比同关节外因素占比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关节内因素与关节外因素属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临床应当结合致痛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处理,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感。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策略配合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56%)比对照组(82.22%)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全面护理策略配合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护理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策略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效果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1月收治的34例骨科患者(实验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护理;同时选取34例骨科患者(对照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一般护理,观察2组入选患者护理情况,再予以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1例(2.94%)关节脱位,对照组入选患者有7例(20.59%)关节脱位,2组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预防护理除了可以提升患者疗效,而且还能够预防机体关节脱位,避免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科 关节脱位 预防 一般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了22例同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人工膝关节可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的功能状态,同期双侧人工置换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前一般准备、术前康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伤口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解除膝关节疼痛,从而提高总体生存质量。

  • 标签: 同期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0例11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3分(50~73分)增至术后的平均93分。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疗效可靠,是理想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