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激光准分子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舒适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舒适度比对照组高,个人情绪稳定性也要比对照组强。结论在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此外还能十分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几率,可明显改善手术的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准分子激光技术 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017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结果对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中使用心理治疗、注射部位以及手法的改良等方法,效果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病率较低。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显著,治疗效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糖尿病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肺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DD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Lac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改善氧分压,提高血氧饱和度,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结果信任度和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患者配合手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 标签: 准分子激光 人性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100例孕期女性进行调查,调查其孕期营养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于2016年7月1日到2017年7月30日间进行。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收入、职业、丈夫文化程度、自身文化程度等均会对其营养知识得分产生影响,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等均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孕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因此临床应该注重营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群众营养知识水平。

  • 标签: 孕妇 孕期营养知识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4例DVT患者随机治疗效果进行对比。2组患者在给于常规治疗基础,都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在患肢给于小剂量尿激酶。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有效32例总有效占91%。对照组有效20例,约占66%。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DVT效果好。使早期患者迅速缓解症状,是治疗DVT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4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降糖、降脂治疗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T组,n=32)及单用贝那普利对照组(C组,n=32)。治疗8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尿白蛋白排泄(UAER)、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T组较C组UAER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ALB较治疗前升高,且T组升高较C组明显(P<0.05);两组MAP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cr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提升血清白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为0.00%,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8.26%,病死率为4.35%;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为22.73%,冠状动脉再通率为40.91%,病死率为27.27%;实验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探讨患者照顾者对压疮相关知识认知的现状。目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压疮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1]。伴随着压疮的病程进展,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在升高,且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照顾者 压疮 现状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4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LT、PT、FIB、APT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LT、PT、FIB和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PT、FIB和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相比,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盐酸替罗非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及心理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和心理干预的联合治疗。结果(1)研究组中SAS、SDS较对照组低约7分、6分左右;(2)研究组中BUN、SCr、Ccr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低约1μmol/L、低约10μmol/L、高约5ml/mL。结论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和心理干预等治疗方法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泼尼松 心理干预 小儿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护生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现状以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rgoMcCaffery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自行设计两项疼痛处理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28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85名护生疼痛知识平均答对率为37.9%,仅有0.3%的护士及格;不同年级、学历、性别、民族的护生答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名护生疼痛知识平均得分为5.67±2.17,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4.55±4.93,二者之间呈极弱相关性。结论护生疼痛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应重视疼痛知识的教育。

  • 标签: 在校护生 疼痛知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州镇留守儿童知识和饮食行为,以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所小学的28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一日三餐相关问题、富含营养素的食物、营养素与食物的分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100%的儿童构成比分别为8.19%、6.05%、7.47%、7.1%;留守儿童性别、年级、是否寄宿及学习成绩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具有关系。结论全州镇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掌握较少,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 标签: 留守儿童 营养知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nexinA1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180例,并从中挑选出同一石蜡切片中包含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连续性病变的标本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AnnexinA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分子分型,分析AnnexinA1在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在36例连续性病变组织中,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6/36),分别明显高于其在导管内癌中的表达水平27.8%(10/36)、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16.7%(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26.1%(47/180),且在相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同步表达。AnnexinA1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在基底细胞样型中表达水平最高,阳性表达率为83.7%(36/43),分别明显高于管腔A型8.7%(4/46)、管腔B型7.5%(3/40)、HER2过表达型5.7%(2/35)、正常乳腺样型12.5%(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的发展,在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转移灶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AnnexinA1的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Annexin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分子分型中存在差异,在基底细胞样型中高表达,提示其有望成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膜联蛋白 乳腺癌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疗效。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6月—2016年6月;调研对象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其中对照组基础治疗+肝素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患者经药物干预后的临床表现的改善状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抑制微血栓形成,增加肺通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病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病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 标签: 艾滋病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现场调查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都有所提升,逐渐开始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但是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生活习惯、技术力量、地域条件、政府投入等因素,在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当地政府部门还是需要加强采取应对策略,促进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这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的现状以及应对我国目前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在农村地区加快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农村地区 公共卫生知识 普及 现状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用于乙肝患者中对其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教育实行之前和之后各抽取40例乙肝患者,分别用作参照组及实验组,分析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有效合计率、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比照参照组,有P<0.05数据差异。结论乙肝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能将其预防知识普及率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 乙肝 预防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Lowmolecularheparinsodium,LMHS)对治疗伴有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且符合高凝状态的相关诊断标准,在其3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可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将分配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5例,治疗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同时对照组将给予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需在年龄、病程、不良反应程度、临床症状上均无明显差异,对糖皮质激素无明显禁忌症;经治疗三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性检查化验,主要包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ALB、血清TP)、24h尿蛋白U-PRO、凝血功能(APTT、PT)及肝肾功能(BUN、Cr)等相关指标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有无明显差异;若差异明显,可以认为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有显著性疗效的。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比较,可见两组患者24h尿蛋白、BUN、Cr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血ALB、血TP、凝血APTT、凝血PT均明显上升,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明显升高,提高了血液的流动性,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也有所上升,但相对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具有高凝状态患者的相关实验室安全性检查的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显然治疗组患者通过加低分子肝肾钠的治疗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组照,因此可通过此治疗方案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减少尿中蛋白的排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还应注意多卧床休息和加强营养。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高凝 实验室安全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