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源性的。治疗的方法和研究也是近年的热点之一,从单一的药物治疗已发展到多手段、多模式的干预。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及治疗干预等诸方面的研究动态,对其病因及治疗进行综述,为今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因学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CR与血清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68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CR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Ⅰ组,应用血清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结果综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疑似病例中共有566例被确诊为儿童EB病毒(EBV)感染;Ⅰ组(全血EBV-DNA)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达到85.68%(485/566),远高于Ⅱ组的43.64%(347/56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PCR(全血EBV-DNA)检测技术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PCR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病例发病高峰在3~7月,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传染源,重点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是防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最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方法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儿童采用儿童保健的方式进行照顾,而对照组儿童则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照顾。将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探究临床上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儿童保健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理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找出能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的方式。

  • 标签: 儿童保健 儿童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站进行儿童保健的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比两种保健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 儿童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4~6岁儿童游戏性到底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发展?4~6岁儿童游戏性有什么特征呢?他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又有何种关呢?带我们小组针对PZ学院30名教职工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展了调查。本研究的工具采用了巴尼特的《儿童游戏性量表》(后经李国景改编适合中国孩子)和4~6岁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量表。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4~6岁儿童年龄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儿童年龄与儿童母亲依恋关系是有关联的。(2)4~6岁儿童儿童游戏性与母子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游戏性与母子依恋关系之间存在可研究的方向。(3)根据对30名被试的研究,发现此30名被试与母亲依恋类型主要是以下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其中大部分为安全型。

  • 标签: 4~6岁儿童 游戏性 母亲 依恋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3~7岁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0例3~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550例3~7岁儿童中,44例为中间偏难养型,占8%,232例为中间偏易养型,占42.18%,28例为启动缓慢型,占5.09%,159例为易养型,占28.91%,87例为难养型,占15.82%;与女童相比,男童中的启动缓慢型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余均无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也有所区别。

  • 标签: 相关因素 儿童行为 儿童气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200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保健(对照组970例)与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观察组1035例)对儿童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的身高、体质量、适应性、语言、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等健康相关指标平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时,可采用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的方式,能够显著促进儿童的体格及身心健康发育,有助于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现状的认知现状,探讨龋病发生区域差异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区域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相关疾病和家长观点调查,并对两组患龋率进行比较,结果患龋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1.我国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龋病和牙周疾病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2.家长对于乳牙保护意识的缺失。3.家长们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儿童口腔护理的科学知识,更正长久以来的一些错误认知,能够更好地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区域 龋病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儿童。其中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保健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儿童成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营养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儿童综合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儿童成长发育,且能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保健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方法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结果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结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 标签: 儿童保健 死亡概率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近年来儿童水痘患者日益增多且病情较重,极易被误诊为药物疹。本文从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着重评估患儿的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心理社会因素等,还有护理措施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方法是在儿童水痘就诊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分析。结果50例儿童均痊愈出院。

  • 标签: 儿童 水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眼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8例,对对照组中的48例眼外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眼外伤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眼外伤患儿进行护理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学龄期学龄前期癫痫对儿童的生态执行功能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例学龄期学龄前期癫痫儿童与20例健康儿童,将20例学龄期学龄前期癫痫儿童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生态执行功能各项指标及社会适应能力。结果①观察组儿童感情控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能力、抑制能力、转换能力等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儿童。②观察组儿童独立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ADQ分等各项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结论学龄期学龄前期癫痫儿童生态执行功能明显受损,同时合并社会适应能力减退。

  • 标签: 学龄期学龄前期 癫痫儿童 生态学执行功能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流行性感冒严重危害到了儿童健康,本文从改善护患沟通、指导用药配合以及流感预防宣教三大块临床工作所需注意的护理事宜进行阐述,谨希望有助于改善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困境,为更好的护理流感患儿提供信息参考。

  • 标签: 儿童 流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烧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6例1~14岁烧伤手术患儿,分析他们术前的心理状态,做好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护理,使他们消除阴影,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对干预前后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治疗依从性提高(P<0.01),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烧伤手术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其尽早康复。

  • 标签: 儿童烧伤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诊断特点及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诊治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儿童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婴儿与儿童的药物治疗。对药物选择使用药物制剂种类和采用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剂量及服药依从性与病人教育进行分析。根据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临床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整,使其药物剂量个体化。儿童药理学在儿童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用药时,各有其特点。

  • 标签: 婴儿与儿童 药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