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住院的初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间和剖宫产手术时间均优于观察组。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情况较明显,胎儿娩出时间及剖宫产手术时间均长于初次剖宫产,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初次剖宫产。

  • 标签: 瘢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术中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与竖切口剖宫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展开剖宫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腹壁竖切口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60例),与选择腹壁横切口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观察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为(12.24±1.92)min、手术时间(45.89±3.52)min,平均通气时间(2.22±1.05)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胎儿娩出时间(8.17±3.86)min、手术时间(35.32±8.08)min,平均通气时间(1.02±0.98)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产妇的盆腔粘连观察组发生33例,占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12例,占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比较分析,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的手术时间较长,且盆腔粘连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竖切口较横切口好,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腹壁横切口 二次剖宫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时冠在排龈法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冠桥修复患者260颗牙齿使用排龈法制取印模,常规牙体预备之后,采用随机分配法确定制作松风临时冠桥的基牙,再用临时冠桥辅助第排龈,制取印模,最后观察及牙颈部排龈效果。结果140颗牙齿在排龈法中应用临时冠桥,126颗达到满意标准,14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90%;120颗牙齿在排龈法中应用临时冠桥辅助排龈,90颗牙齿达到满意标准,30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75.00%。结论在排龈法中,牙体预备后先应用临时冠桥辅助第排龈,可获得明显的牙龈退缩效果,优于传统排龈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固定桥 排龈 临时冠桥 印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性和性完成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04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52例,一根管治疗)、对照组(52例,根管治疗),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根管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二次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是否生存分为观察组(死亡,32例)与对照组(生存,6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血糖、血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的关注度,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 颅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实施过程中,腹壁纵横切口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需实施腹壁横向切口剖宫产。观察组需实施腹壁纵向切口剖宫产。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时,通过在腹壁上实施纵向切口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横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通过对一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有效咳嗽指导,配合使用适当的锻炼、拍背及相应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指导肺功能训练、雾化吸入等治疗达到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系统全面的实行围术期会呼吸的管理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积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二次瓣膜置换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量、术后对疼痛耐受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对疼痛耐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四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良情绪,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增强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及时排气排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二次剖宫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妇妊娠再次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探讨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2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6例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瘢痕子宫孕妇且均选择再次剖宫产者51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孕妇妊娠行剖宫产者49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分娩结局、母婴发症及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再次剖宫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6%,高于对照组的5.9%(P<0.05)。其总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多于后者(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NICU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社会因素是瘢痕子宫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的重要原因,建议控制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母婴并发症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人数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于腰硬膜外的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硬膜外持续麻醉的方法,观察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达到麻醉效果的时间,麻醉药用量,产妇肌肉松弛度和术后并发症各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第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能采取更小的麻醉剂量但是达到麻醉效果的时间短,肌肉松弛度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手术第二次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持续硬膜外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对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病检结果均为T1期NMIBC。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应用吡柔比星(30mg)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实验组18例4周后行了电切,观察肿瘤残留率以及分期变化。对照组18例未接受电切。术后膀胱镜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的肿瘤复发率。结果18例行了电切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有肿瘤残留者7例(38.9%),其中发现肿瘤浸润至肌层2例(11.1%)。随访期间电切组肿瘤复发率为33.3%(6/18),对照组为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期NMIBC行电切可切除初次电切的残余肿瘤,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二次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8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一性根管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用药时间以及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1.30%vs96.15%)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13.0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时间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一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均具有高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但一性根管法治疗其复发率更低和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传统多次根管治疗 牙髓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和传统手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6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水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外观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血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虽然愈合时间较长,但却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无需止血、愈合后外观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包茎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成人包皮过长患者,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相比,可有效提高外观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术应用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9例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来院就诊人员。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各23例。A组患者采用一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C组采用套扎环包皮环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水肿人数,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不具备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平分为(1.4±0.1)分,术后一周为(0.7±0.3)分,均低于B组、C组。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与C组比较P>0.05;A组患者水肿人数3例,少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1.3%,B组、C组分别为56.5%、65.2%,P<0.05。结论一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套扎环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了解城市供水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方法监测点、检测项目按《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进行,水质评价标准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果突发事件中,水质监测合格率仅为16.67%。结论城市供水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质处置能力不足,应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 标签: 饮水安全 突发事件 处置能力
  • 简介:摘要肺血栓栓塞症为肺动脉阻塞或右心血栓阻塞致使肺循环产生障碍的一种综合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接受诊断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病历逐年增加,PTE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通过研究指出“法”对辅助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作用,以期为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提供参考。

  • 标签: 二证二法 肺血栓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传统蒙药草乌的炮制方法,通过实验阐明其安全有效性,并对比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原理,以规范草乌的炮制方法。方法以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为指标,比较草乌传统炮制品的优劣。结果除诃子制外,其他传统炮制方法制得炮制品的酯型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浸润草乌后切片烘制方法炮制效果较好,而且无需使用辅料,生产周期短,适合大量生产,可以作为蒙药草乌炮制规范。

  • 标签: 蒙药 草乌 炮制工艺
  • 简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医院013800)摘要妇产科护士做好产妇产后第一排尿的护理,使产妇尽早排空膀胱,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尤为重要。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37-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