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儿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1650例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轮状病毒阳性258例(15.64%),秋、冬季是轮状病毒好发季节。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本院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及时检测为临床采取正确治疗和隔离措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粪便 轮状病毒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膜型肠炎患者粪便移植治疗与护理。方法总结一例重症伪膜型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粪便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文献进行学习。结果经过三次粪便移植后患者完全好转出院。该患者无腹痛、腹泻情况,大便呈黄色成形软便。结论粪便移植对于治疗伪膜型肠炎效果显著,加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人的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 标签: 粪便移植 艰难梭菌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粪便镜检脂肪球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胶体金对1387例腹泻婴幼儿大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同时行显微镜检查。结果不同性别轮状病毒阳性率和镜检脂肪球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轮状病毒阳性率和脂肪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组镜检脂肪球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P<0.05)。结论大便常规检测发现脂肪球时,提示临床医生怀疑轮状病毒感染,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及早确诊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及时用药。

  • 标签: 腹泻 脂肪球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卷调查、粪便隐血试验(Fecaloccultbloodtest,FOBT)联合结肠镜检查作为早期大肠癌筛查方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问卷调查结合FOBT为初筛模式,初筛后选定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结果筛查受检者共计2000例,男性1102例,占55.10%,女性898例,占44.90%。其中≥50岁共1518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82例,阳性率31.75%;共87例患者发现95枚结肠息肉,多数息肉分布于左半结肠,以直肠居多。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48枚,炎性息肉19枚,增生性息肉11枚,直肠癌17例;40~49岁受检者共计482例,隐血试验阳性者134例,阳性率27.80%,共18例发现23枚息肉,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15枚,炎性息肉6枚,增生性息肉4枚,发现直肠癌2例。结论问卷调查后,FOBT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全结肠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宜在城市社区及农村地区展开结直肠癌的规模性普查。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普查 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