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彭州市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个乡镇及社区472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1%的调查对象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名词,10.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组成部分,38.1%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1+4”内容,30.1%和34.5%的调查对象和可能会看了营养标签后影响购买计划。54.9%的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有偶尔参考营养标签。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食品标签是生产日期(56.4%),而最关注营养标签的仅占6.8%。最关注的产品是乳及乳制品(68.3%)。调查对象主要从电视(45.1%)和报刊杂志(44.7%)获得营养标签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率和关注度仍需大大提高,并且应提高对营养标签真正含义的了解。针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该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来获得营养标签的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参与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大营养标签理念的灌输,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营养宣传好导师。

  • 标签: 医务人员 营养标签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袖状胃切除术,与术后拔管时间相关的因素,麻醉用药是否影响拔管时间。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共28例。本研究就性别、年龄、BMI、ASA、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异常心电图、是否应用顺式阿曲库铵泵注、七氟醚/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镇静、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拔管时间大于半小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前进法及后退法均发现体重指数(BMI)是拔管时间大于30分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患者体重指数与肥胖患者袖状胃切除术,术后拔管时间大于30分钟独立相关。

  • 标签: 肥胖 袖状胃切除术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和提取符合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挖除术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和质量进行评估,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腹手术的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短(P<0.05),出血量较腹腔镜手术多(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腹腔镜手术高(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较腹腔镜手术长(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子宫肌瘤挖除术 临床疗效,安全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分析23例患腹股沟疝并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结果全部23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5~40分钟,未发现术中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对该手术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腔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6年2月收治35例CSP病例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结局。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2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8~72小时B超引导下清宫术,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开腹病灶切除术,6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保守治疗。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成功保留子宫,是有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介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穿孔患者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积累相关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9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9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为82.22%,观察组总有效为95.56%,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穿孔疗效显著,且患者恢复得更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溃疡穿孔 溃疡切除术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的80例妇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对照组实施正常的护理医疗方式,分别讨论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作分析。结果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7.5%,明显可以看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别具有统计学的含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对临床医生的信任感加强,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医疗在临床中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疗效 妇产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病患应采取的科学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病患7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38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优质组病患实施科学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病患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可获取较好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为病患提升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能够及时、有效地配合抢救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患者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未针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针对性干预,观察组则针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并统计治疗期间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管道打折、脱出及堵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效率,减少管道打折、脱出和堵塞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因护理方法不同,40例髌骨骨折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干预组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不管是在治疗优良率上,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上,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髌骨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髌骨骨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微创引流术治疗的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提供围术期综合护理服务后,本组患者痊愈18例,3例患者残留不同程度偏瘫。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时需重视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从而为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引流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CT肝脏体积测量对肝肿瘤精准肝切除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肝肿瘤患者16例,术前均256层MSCT常规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将门脉期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肝脏体积测量软件(Liver),分析肝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生成全肝体积,肝肿瘤体积。经影像科医师与外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可能的手术方案,分析预切除肝脏体积,将手术标本采用水测法,得出切除标本的总体积。将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脏血管瘤2例,预切除肝脏体积介于170.53±175.91ml,手术标本体积介于143.67±120.15ml,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16,>0.05)。术前预切除体积百分比与术后标本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P>0.05)。依据术前制定的手术切除方案,所有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结论256层肝脏体积测量可以为临床施行精准肝切除提供个体化指导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血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人,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呼吸道、口腔、皮肤、饮食、用药和管道等护理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被治愈,有6例病人好转,1例病人自动出院,1例病人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和技术能够提高血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护理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性牙龈炎患者接受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单纯性牙龈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积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治疗,观察组应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SBI和GI均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远高于对照组的73.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应用于单纯性牙龈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牙龈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单纯性牙龈炎 西帕依固龈液 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本院神内二科的40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0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纳的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更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1.9%和9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不良预后有着积极影响,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临床护理干预 不良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实施创伤控制骨科(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0月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救治方法,展开所有多发伤患者的随机分组。对分组后的36例观察组多发伤患者在完成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继续对其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干预;对分组后的36例对照组多发伤患者实施传统救治。对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发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对其实施DCO救治后,将患者转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并且配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最终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多发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控制骨科救治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