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笔者在处方点评中遇到的中药注射剂说明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方法对中药注射剂说明进行分析,结合处方点评进行总结。结果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特殊人群用药、药理毒理等项目有不同程度缺陷。结论建议相关制药行业应加强关注,对说明做以改进,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中药注射剂 说明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现阶段使用药品说明的规范状况,为规范药品说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2017年11月—2018年3月所有正在使用的药品说明,对不同剂型的化学药品和中成药说明书中各项欠缺情况进行统计并考察其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同时比较国产药品、合资药品、进口药品说明的项目完整性。结果项目欠缺情况统计表明,药物过量、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药代动力学、禁忌症等居前5位;完整性统计显示,进口药品优于合资药品,合资药品优于国产西药,国产西药优于国产中药,国产药品规范问题较为严重。结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审批监管部门、药品使用单位应共同努力,保证药品说明的规范性,提高药品说明的质量。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规范性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护理工作中施行循证护理的具体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出现几率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疾病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出现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护理工作中施行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形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君子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四逆四君子汤 肝郁脾虚型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高中生每日都会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即将到来的高考的压力,每一次考试都代表着班级的排名与学业上的成绩,所以多数高中生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现象,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如何缓解学生的焦虑现象,不仅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学生身体健康、保持一个良好心态的关键。本文对缓解高中生考前焦虑的方法,共进行项阐述。

  • 标签: 高中生 考试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急诊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止痛药物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疼痛发生率(70.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无疼痛发生率(24.33%);观察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3.78%);观察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止痛药物用量(58.27±7.25)mg显著少于对照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止痛药物用量(96.43±10.68)mg,两组急诊肾结石患者在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止痛药物用量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疼痛护理用于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显著,且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缩减患者的止痛药物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2018年7月—12月儿科门急诊超说明处方进行分析,促进儿科门急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儿科门急诊的1000张处方作为分析对象,依据药品提供的经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最新版药品说明,分析儿科门急诊超说明处方情况。结果1000张处方中,超说明处方率为21.5%;超说明处方类型前3位分别为无儿童用药信息(36.28%)、超给药频次(18.14%)、超适应症用药(16.74%);超说明药物品种前3位分别为抗菌药物(26.05%)、抗病毒药物(19.53%)、呼吸系统用药(18.14%);各年龄阶段前3位为幼儿期(40.47%)、学龄前期(29.30%)、学龄期(15.35%)。结论儿科门急诊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影响医疗安全,需提高警惕。

  • 标签: 儿科 门急诊 超说明书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2例、58例。对照组的患者早期进行脑室腹腔的分流术,之后选择恰当时机行颅骨修补术;早期对观察组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期手术。通过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的比率为96.6%,对照组为83.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立即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手术者与分期手术者相比,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更大。

  • 标签: 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血凝项指标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3例临床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收治的104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项血凝指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血凝项指标中,对照组患者的TT、APTT和PT指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但FIB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产前和产中阶段,对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凝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对其功能变化予以动态监测,能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异常出血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妇 血凝四项指标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肢烧伤整形患者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4月之间接收并治疗的87例肢烧伤整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手段,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肢烧伤整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康复速度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肢骨折患者34例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骨折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肢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一般护理,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及心理护理,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四肢骨折 急救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笔者运用神煎加减临床治疗有关素体气血虚弱,感受寒湿而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痛风等有关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之证,经辨证施治,收效显著。

  • 标签: 四神煎 应用心得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留置位置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在手术及危重症患者使用中非常普遍,其用途多种多样如快速扩容、输注血液制品、药物治疗、肠外营养、血样采集、血流动力学监测等1。当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同时进行多种临床操作时,医护人员往往会担心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此时,使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则能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目前临床已广泛接受了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将以ARROW中心静脉导管为例,介绍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参数及在临床的使用。

  • 标签: 四腔中心静脉导管 ARROW腔室 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予以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能力(Fegl-Mevyer)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由于对照组7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和治疗中,予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脑卒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肢外伤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肢伤残患者9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肢伤残患者9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措施,研究组加强监测监护,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改进急救措施,有利于提高肢外伤患急救效果。

  • 标签: 四肢外伤 急救 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静脉麻醉在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肢体受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肢手术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简便安全、见效更快,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手术 局部静脉麻醉 局部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肢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出院后常规给予健康宣教,出院带药,指导复诊,每月发放问卷调查表1份。观察组除按对照组常规指导外,进行延续护理,包括指导伤肢功能锻炼、疼痛、饮食、服药、心理疏通及患指(趾)活动观察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明显加快、提高(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促进肢骨折患者的治愈进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信心,促进医患关系,为以后开展延续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四肢骨折 骨折愈合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联动(NUSTE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入肢联动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ugl-Meyer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对照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肢联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步行功能。

  • 标签: 四肢联动 脑卒中 步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