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能通过三维影像模型的构建,更好的帮助医师观察脊柱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先在3d模型上模拟骨折手术,进而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针角度和进针方向,最终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脊柱外科 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现在3D打印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师手里它能打印房屋,在厨师手里它又能打印爱心早餐。那在医生手里呢?答案是,除了能够帮助病人的骨折痊愈,还能给病人“制造”一个鼻软骨,并且只要16分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的一份报告称,3D打印的咽喉移植器官最近拯救了3名美国新生儿——Kaiba、Garrrett和Lan。这3个婴儿都患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这会导致婴儿气管周期性发病并阻碍正常呼吸。这种病通常会产生毁灭性的副作用,例如无法进食、呼吸衰竭,甚至是心脏骤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上发表了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胡庆夕教授团队在生物3D打印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工作。该团队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可以实现宏微观结构的复合成形和微纳结构表面修饰,同时可以实现滴涂、共混沉积、电喷、静电纺丝等多种细胞直接复合接种方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我国每年有20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复杂的先心病占20%左右。由于心内结构复杂多变,传统影像学资料不能提供细致准确的图像,所以手术难度大,手术根治率低,手术死亡率高。不过,现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有效解决了,由北京阜外医院先心病外科专家花中东医生领导的团队,在应用3D打印技术帮助提高复杂先心病的诊疗效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我们一出生就有了所有神经细胞,并且一直带着它们,神经细胞一旦损坏就无法很好恢复。”但如今,纳米技术仿生材料已能帮助脊髓受伤的病人,使他们损坏的神经再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全球领先的3D生物打印技术公司Organovo在波士顿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3D生物打印全细胞肾组织的数据。它为医学研究和药物测试提供了新的模式,有望帮助数以百万计患有肾脏疾病的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6例应用3D打印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个体化、系统化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术后2周、3月、6月Harris评分均优良,并逐步提高。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术前有效评估,术后个体化、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3D打印 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共收治2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为B、C型),术前均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损伤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术演练,选择好合适的钛板、置钉位置及螺钉长度。手术按术前模型操作及术中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术后随访测量患者腕关节功能,及患者自我满意度。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18个月,掌倾角12.9°(±3.4°),尺偏角21.2°(±4.5°),X线检查发现骨折愈合时间5~13周,平均9.2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为优16例,良4例。术后10个月DSAH评分6.6±2.3分,提示患者对于手术效果满意度高。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满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快速成型技术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骨折模型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共5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通过3D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术前手术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辐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成本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打印骨折模型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儿造成的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3D打印 骨折模型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下颌骨肿瘤患者10例,通过螺旋CT扫描仪将患者的下颌骨及双侧腓骨进行扫描,并将CT扫描数据导入软件,通过图像分割、模拟切割肿瘤、镜像、塑形移植骨段、设计截骨及取骨塑形数字化3D导板等一系列程序,再将数据导入快速成型机,通过激光快速成型熔融沉积技术(FDM)制造出模拟重建的下颌骨模型及数字化3D导板。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0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感染,腓骨瓣成活率100%,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恢复均达到满意或较为满意,无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优化了术后修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下颌骨缺损 重建钛板 血管化腓骨移植
  • 简介:摘要肱骨近端骨折占骨折里的一小部分,多为关节内骨折或相邻关节,需要手术去解决这个问题,固定肱骨近端的骨折,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已成为研究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近年来,3D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3D打印技术用来治疗粉碎性骨折的成功案例已经被报导,其良好的短期和中期疗效已得到普遍验证。对本院的病人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内根据治疗效果分析探究。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有植入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进行评价总结,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骨科植入手术的7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物品、器械、人员的管理,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备皮的时机,外来器械的管理等,与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重要关系,781例手术感染5例,逐年下降,2013年全年无一例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有重要的关系,掌握相关理论与技术,制订严格的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手室医院感染的监控,使骨科植入手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骨科植入术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定位精度。方法选取本院患者60例作为样本,分为传统定位组与三维打印组两组。传统定位组采用CT辅助定位,三维打印组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定位。结果三维打印组定位误差(0.12±0.05)mm、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治疗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3.33%,与传统定位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定位精度较高,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预防再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3D打印 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 定位精度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指的是股骨颈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的骨折,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股骨转子间骨折也是老年人经常遇到的骨折之一,占人体骨折的3%~4%1,近九成的患者年龄超过65岁。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患者年龄、本身骨质条件不同、骨折类型等不同,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对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案正逐渐走向微创化、精细化,为病人围手术期提供更好的保障,而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让这一理想行将成为现实。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手术规划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设计手术方案、制作个体化导向模板,实现个体化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患者纳入A组,编号为偶数患者纳入B组。A组CT数据使用Mimics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并设计导向模板、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B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比较两组复位固定时间、术中是否调整克氏针、B组克氏针使用数与虚拟设计最佳置入数等。结果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25.66±3.67min)小于B组(38.66±9.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未行克氏针调整,B组有4例进行了调整。B组打入克氏针实际数与设计数差值最小为1,最大为3,均值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质量。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设计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长期以来,激发免疫系统能量摧毁癌细胞是科学家和内科医生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研发癌症疫苗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免疫系统本身就非常易变和复杂。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报告称,一个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自我装配成3D结构的二氧化硅棒状物系统,它能增加免疫活性。这些棒状物包含许多气孔,能够装载癌症特异性蛋白,以便免疫系统搞清应当监测哪些分子类型。在小鼠模型中,这些3D支架成功吸引了名为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如图),然后会为免疫系统敲响警钟,并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近年来3D打印技术急速崛起,英国科学家最近便成功运用此技术,根据患者的医学计算机扫描结果,复制出了人体内癌细胞部位的模型。模型可用液体充填,让医生更详细地观察药剂流动情况,有助评估合适的用药剂量,可更精确地治疗癌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手术室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的使用与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4月期间手术室骨科手术50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存在外来器械和植入的使用,对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的使用及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费用漏收,其中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感染,经对症治疗后患者顺利痊愈。结论科学的管理和使用手段具有提高手术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手术室应从严格把控供应商资质、器械消毒和术中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手术室外来器械和植入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

  • 标签: 手术室 骨科外来器械 植入物 使用及管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美国科学家已绘制出一幅超精细的老鼠大脑的3D图谱。该图谱由一系列高清图像拼接而成,单个神经细胞在纳米尺度下的特征清晰可见,且清晰度前所未有。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一图谱发现大脑细胞之间非同寻常的关联,并最终厘清躁郁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