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产时,口服米索前列醇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效果观察。方法选择36例妊娠1320的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运用双米引产法进行妊娠中期引产,米索前列醇口服者18例(简称口服组),阴道后穹窿放置者18例(简称放置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平均用量口服组平均840μg,放置组平均600μg;差异显著P<0.05;引产时间口服组最早5小时,最晚44小时,平均9.91小时;放置组最早2小时,最晚11小时,平均7.14小时,差异明显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口服组重反应率72%,轻反应率16.7%,总发生率88.7%;放置组重反应率5.6%,轻反应率11%,总发生率16.6%,差异显著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法其用药量少,引产时间短,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优于口服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妊娠13周~20周 引产 效果
  • 简介:摘要一例系统随访20Mollaret脑膜炎患者。病史特点如下吴XX,男性,现年42岁,高中读书时第一次发病,病史20,以发热伴意识障碍起病,确诊为“Mollaret脑膜炎”,我科主任随访13,7前接手此病例,随访20来病情平稳,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讨论间苯三酚在治疗孕20前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3月到20113月妇产科收治的孕妇共7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孕妇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以及消失的时间,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保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使用药物后的起效时间要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55%,对照组孕妇的不良反应率为31.4%,明显要高于观察组患者(P<0.01)。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孕20前先兆流产能有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方法终止瘢痕子宫14~20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4月~20144月80例瘢痕子宫14~20妊娠孕妇,全部孕妇自愿要求终止妊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孕妇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口服+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两组孕妇临床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14~20妊娠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治疗,可提高引产效果,缩短引产时间,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20前晚期先兆流产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1月-2016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孕20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宫缩缓解时间以及药物起效时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孕20前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孕20周 晚期先兆流产 间苯三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治疗孕20前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对100例孕20前先兆流产孕妇,年龄22~38岁,均无阴道大出血,无异位妊娠、胎膜未破或其他不宜妊娠的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用药1为1疗程。间苯三酚治疗组间苯三酚注射液100mg+5%葡萄糖250ml静脉注射,24小时最大量可用到400mg。常规用药组对照黄体酮针剂20mg肌注Qd,HCG2000u肌注Qd;口服达芙通10mgBid,叶酸0.4mg,维生素E100mgQd。结果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组与常规用药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发生难免流产的机率显著减少。结论间苯三酚能有效抑制宫缩,是治疗孕20前先兆流产有效而且安全和方便的方法。

  • 标签: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固定式恒久牙夹板和普通活动夹板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2月至20152月牙周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活动夹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固定式恒久牙夹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活动夹板相比,采用固定式恒久牙夹板对牙周病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 普通活动牙周夹板 牙周病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1)20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ENMR)、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呈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平台(瓶颈)期。(2)死亡构成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69.35%,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6.0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1.97%,20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3)第一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肺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为肺炎。(4)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腹泻与破伤风引起。结论死亡率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肺炎是新生儿期第一位死亡原因,20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趋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尤其早期新生儿死亡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孕20后先兆流产的效果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1月—20151月收治的孕20先兆流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宫缩消失时间为7.01±1.63h,保胎成功39例(97.5%),心动过速1例(2.5%),恶心呕吐1例(2.5%),腹痛2例(5.0%);对照组患者宫缩消失时间为11.33±3.55h,保胎成功31例(77.5%),心动过速3例(7.5%),恶心呕吐4例(10.0%),腹痛6例(1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孕20后先兆流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流产,对孕产妇的身体伤害和心理打击都非常严重。由于孕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因此建议对孕20后先兆流产患者应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并配合优质护理,减少流产的可能,进一步提升保胎成功的概率。

  • 标签: 盐酸利托君 硫酸镁 流产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出院病人一随访失访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以“降低出院病人一随访失访率”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出院病人一随访失访的原因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出院病人一随访失访率由活动前27%降至10%,目标达成率为100%,圈员6个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出院病人一随访失访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出院病人 品管圈 失访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外静脉留置管理规范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61月至20163月行外静脉置管患者80例为活动前对照组。选取20164月至20166月80例为活动后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践,观察比较活动前后外静脉留置管理规范率的改变。结果1.数据显示品管圈活动后,外静脉留置管理规范率达89%,明显高于活动前的72%(P<0.05),2.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各位圈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QCC手法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护理品质意识、自信心等方面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外静脉留置管理规范率,同时有效提升了各位圈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外周静脉留置 管理规范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植入患者病因的分析,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对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20062月至20112月收治的20例胎盘植入患者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10例行局部钳刮切除及缝合术,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及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8例给予米非司酮及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效果好,无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治疗根据病情,年龄及对生育要求,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 标签: 胎盘植入 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传统雷凡诺终止200例12~20妊娠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中心站20135月~20145月收治要求终止妊娠的12~20的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雷凡诺羊膜腔注射、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比较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00%,对照组62.00%。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47,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要求终止12~20妊娠的孕妇,能促进胎儿、胎盘排出,减少阴道出血量,流产成功率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伍米索前列醇 传统 雷凡诺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破伤风病人救治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体会。方法选取20108月至20118月来本院就诊的20例破伤风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20例病患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在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破伤风病人治疗方式,对实验组病患施予气管切开的抢救治疗,然后进行包括保持通畅呼吸、氧气湿化以及营养改善、心理方面的护理,探讨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0%,病死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病死率为5%,两组之间总有效率、病死率指标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并且实验组要效果要远远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对破伤风病人救治采取气管切开的抢救治疗,然后进行包括保持通畅呼吸、氧气湿化以及营养改善、心理方面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破伤风病人 救治体会 气管切开的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特点。临床资料我院于1995~2010于242例结肠癌中,发现20例结肠癌伴发穿孔患者,全部经手术探查,术前确诊者6例。其中肿瘤切除Ⅰ期吻合9例,Hartmann术6例,缝合穿孔、近端结肠造瘘、Ⅱ期切除3例,缝合穿孔、姑息性造瘘2例。结论结肠癌伴发穿孔容易误诊。防止误诊和提高确诊率的关键在于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地体格检查和主观上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手术治疗,首先按急性腹膜炎处理,腹腔污染严重者行腹腔冲洗引流、闭合穿孔或引流脓肿和结肠造瘘术,有条件者可行Ⅰ期切除肿瘤。若情况许可则尽可能Ⅱ期切除肿瘤,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穿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腔内高密度结节和胆囊区软组织肿块影,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是胆囊癌的直接征象。结论CT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胆囊癌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深龋的治疗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1月至20141月间收治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存在深龋的患者进行详尽的检查及诊断后,对患者的深龋进行治疗,其中17例患者的牙髓均得以保留,并填充完成。3例患者由于牙髓暴露,采取去髓治疗。结论对深龋的治疗要以尽可能的对患者牙髓保留为原则,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深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在本院生产的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估产后疼痛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细致、有效的护理,疼痛症状得以缓解,患者满意率高达100%。结论助产士需做好分娩后产妇疼痛的护理,以提高妇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疼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残胃癌的诊疗效果。方法对20例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施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5例患者施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结论残胃癌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早期诊断和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降低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残胃癌 临床特点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