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的两大特点,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已经不能全面概括中医学的特点,来源于中医学经典的辨论治一直隐藏于中医学的文献字里行间。笔者提出辨论治概念,而且提出辨病論治、辨证论治与辨论治是中医学诊断治疗体系的三驾马车,辨论治更是三者的灵魂。旨在抛砖引玉,请广大同仁斧正!

  • 标签: 辨象 辨象论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临床观察、生理、生化、病理检查及治疗等各方面对肿瘤患者的瘀血舌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希望能对今后肿瘤病人瘀血舌诊断标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血瘀证 舌象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膏方前后舌的变化。方法舌采集运用尼康D40数码单反机,便携式数码摄影灯箱,灯箱光源色温为5400K,显色指数为Ra>90。结果膏方前后,舌各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舌脉象检测既简便又无创伤,为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舌象 膏方
  • 简介: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四”理论作分析研究,对运动养生理想的开展时间段落进行界定、划分,以期对不同职业或从事不同运动项目锻炼的人群提供科学有益的运动养生指导意见。

  • 标签: 四象 四时 运动锻炼 养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病舌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6例胃病患者,观察不同患者的胃病舌,并根据临床中医诊断进行辩证分型。结果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肝郁脾虚型的舌均以薄白苔和白厚苔为主,脾胃湿热型以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胃阴不足型以薄白苔、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结论胃病舌主要包括薄白苔、白苔、白厚苔、灰褐苔、薄黄苔、黄苔、黄厚苔、少苔,且与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分型具有不同的舌特点。

  • 标签: 胃病 舌象 中医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慢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患有慢性胃炎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胃炎的特点。结果中医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脾胃虚弱型;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无关;不同证型出现胆汁反流频率高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型与其余四型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慢性胃炎的诊断思路,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 胃镜黏膜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超声图特征。方法对超声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30例患者与同时期经过超声波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20例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三者两两比较,在高回声边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及距乳头方面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扩张合并感染往往以乳头下更为常见,多数无血流信号分布,而三者在象限分布,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提高对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与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等的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 感染 纤维腺瘤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捐献血小板前的血象检查,减少冲红率。方法对单采血小板供者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和冲红组,在捐献前的血象筛查中,除根据(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规定,对HGB、HCT、PLT项目严格把关外,增加了MCV、MCH、MCHC的质量要求。结果冲红组的MCV、MCH、MCHC接近正常值或较正常值偏低,对照组各值均高于冲红组。结论改进的监测方法优于传统的血小板计数要求,降低了单采血小板的冲红案例,保护了献血员队伍。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单采 血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阴道炎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11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药物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臭氧液清洗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18%与1.8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0.00%与29.0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采取臭氧液清洗的治疗方式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对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阴道炎 个性化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辖区内有污染性工业区水泥厂、电石厂、铁厂等,并处于煤矿地带。近十几年来,前来就诊的再障病人增加了许多,尤其是老年人居多。这些再障患者开始无明显症状,病人就诊时主要反映为乏力、贫血、发热等症状,发病至诊断时间较长,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现将我院临床所见的15例老年非典型再障的血象和骨髓改变分析汇总如下。

  • 标签: 非典型再障 骨髓象 诊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普通X线与CT对肩胛骨骨折的呈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肩胛骨骨折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搜集80例患者的普通X线影片和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影像,对比两种影像资料成像的精细程度即对于细小裂痕是否能够体现,以及是否对骨折部位能够立体定位。结果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影像的成像精细程度和对骨折部位的的立体定位均比普通X线影片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的分辨率高于普通X线影片,而且能够对受测部位进行多角度立体成像,成像特点及作用功能均优于普通X线。

  • 标签: 普通X线 CT 肩胛骨 骨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