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布状况,并总结影响因素。方法此次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进入我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中,抽选140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病因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多因素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结果140例患儿中,113例(80.71%)患儿年龄≤7岁,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65例(46.43%)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所致疾病,发病率高于其他诱因,(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使慢性咳嗽患儿发病,当其年龄发生变化后,病因也会明显改变,且主要表现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同时曾因呼吸道疾病而住院、与花草以及动物皮毛接触、家族性的哮喘史则是患儿发病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多因素分析法 小儿慢性咳嗽 疾病诱因 影响因素 单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法对临床分离的138株肺炎链球菌进行青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较敏感对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珠。结论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度德阳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对2016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用ATB法进行药敏实验,用WHONET5.6药敏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2016年共检测出流感嗜血杆菌601株,其中295株从0~15岁患者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检出率最高;其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72.5%),氨苄西林(66.9%),四环素(46.6%),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低于40%。结论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来自儿童患者,并且集中于春季,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选用药物应参考药敏结果,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感染患者细菌种类及不同感染部位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我院ICU细菌分离阳性患者,统计各类标本送检阳性率、病原学标本送检当日PCT水平。比较标本送检阳性率,PCT水平与菌种及感染类型关系。结果(1)痰标本细菌阳性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血标本。(2)本院细菌分离率前5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葡萄球菌属。(3)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相同细菌感染的肺炎患者。(4)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PCT平均>100ng/ml。结论我院ICU重症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CT越高提示血流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当PCT>100ng/ml,需考虑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菌株来源2016年1月—2017年5月,从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397株鲍曼不动杆菌,统计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标本主要为痰液(占80.6%),检出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60.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耐药性强、耐药谱广的特点,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茵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

  • 标签: 住院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临床分离的384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实验,并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从临床分离的839株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的阳性率为45.8%。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在痰液中分离率最高为33.2%,其次是尿液为25.6%;在临床科室中分离率较高的为泌尿外科和儿科,分别是11.5%和10.9%;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对临床常用药耐药率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结论我院检出的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前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酰胺类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性。不同中标本检出率也不同,临床应及时了解并掌握他们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感的发生。

  • 标签: ESBLs 大肠埃希氏菌 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前列腺患者增生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270例,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有55例患者确诊为尿路感染,阳性率为20.4%,共检出细菌株61个。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1.15%(19株),22.95%(14株),14.75%(9株),11.48%(7株),11.48%(7株)。其余主要致病菌也多对常用抗生素耐药,部分耐药率(如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到达10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罹患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同时病原菌耐药率较高,需要重视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路感染 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集的血液标本2648例,均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分析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2648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75株,检出率为17.9%。革兰阳性菌242株,格兰阴性菌197株,真菌36株。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2%、75%、34.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7%、13.5%、18.8%、0。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1.6%、46.2%、11%、0;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1%、21.6%、60.8%、7.8%。结论血液培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复杂,分析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

  • 标签: 血液培养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RDW水平分为正常水平组(RDW≤14.5%)与异常水平组(RDW>14.5%),正常水平组有81例,异常水平组有29例;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存活组与未存活组,存活组有83例,未存活组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般资料进行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PCT、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RDW水平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评分分级随着RDW异常率增加而增加,Ⅰ~Ⅱ级为7.14%,Ⅲ级为20.00%,Ⅳ级为33.33%,Ⅴ级为60.0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RDW、PSI分级均是引起患者出现的死亡的高危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有很大临床价值,有助于临床工作者作出相对应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送检的合格的痰液、咽拭子及鼻拭子标本,去除同患者重复分离的菌株,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呼吸道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发展趋势。结果2013年—2015年共分离出6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85株因无明显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证据证明具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在本组统计数据之内。具有明显临床症状及有影像学证据,做出临床诊断的菌株有56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37.30%(212/569)。结论SA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以老年及婴幼儿为主,且SA耐药性愈发严重,应加强医院卫生管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呼吸道感染 MASA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86例。对其痰液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686例分离菌株中,423株为革兰阴性菌,占61.66%;185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6.9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75%.真菌为78株,占11.3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经检测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仅为极低,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除(天然耐药),耐药率均为0。结论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对病原菌及药敏加强监测,并合理选择抗生素

  • 标签: 老年 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及CT、MR影像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CT、MR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壁厚型、结节型、肿块型分别有19例、15例、7例。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低密度;MR影像学特征表现为T1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CT、MR影像扫描均能准确反映出来,胰头后方、腹腔动脉干周围、门腔间隙、腹主动脉周围、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是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

  • 标签: 胆囊癌 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 CT MR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将本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8月期间NICU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统计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2株,占65.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革兰阴性菌67株,占33.0%,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CNS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结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CNS是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 标签: 新生儿 血培养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和病原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5年共送检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1682份,培养分离出1169株病原菌,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89株,占67.49%;革兰氏阳性菌253株,占21.64%;真菌127株,占10.86%;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曲南的耐药性均﹥70.0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85.00%是最高的,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无耐药菌株出现。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微生物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坑菌药物,避免菌群失调,控制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呼吸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南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238例食管癌患者中,单中医证型者156例(占65.55%),具体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痰湿壅盛证型58例(占24.37%)、阴虚阳亢证型50例(占21.01%)、肝火亢盛证型28例(占17.76%)、阴阳两虚证型20例(占8.40%)。兼夹证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证型)80例(占33.61%)。不同年龄、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饮酒史以及不同BMI水平的食管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表现为痰湿壅盛证型和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肝火亢盛证型患者中有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而肝火亢盛证型患者的平均BMI水平最低。结论食管癌患者以痰湿壅盛证型为主,食管癌患者中医分型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在定程度上为食管癌的中医综合防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中医证型 相关性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特点与意义。方法对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0例T2DM患者(T2DM组)和60例T2DM合并AMI的患者(T2DM+AMI组)检测RDW并比较3组RDW水平。结果T2DM+AMI组RDW水平高于T2DM组(P<0.05)和对照组(P<0.01)T2DM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DW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T2DM引起AMI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结合文献进行调研。对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结果80例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型为肺脾肾虚,痰饮瘀肺的有13例、气阴两虚,痰热瘀肺19例、肺脾气虚,痰瘀阻肺27例、肺脾气虚,痰热瘀肺有21例。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大多数是复合证型。通过对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中医辩治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 标签: 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38518例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136株使用法国梅里埃ATB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使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36株肠球菌中主要以粪肠球菌(51.5%)和屎肠球菌(30.9%)为主;标本主要来源以尿液(32.4%)和痰液(27.9%)为主;所有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以及替考拉宁德耐药性都比较低,大于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基本都在35%以上。结论肠球菌主要分布在尿液和痰液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有明显的不同,当肠球菌感染比较严重时可以选择万古霉素、喹奴普汀、替考拉宁进行治疗。

  • 标签: 肠球菌属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96例,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196例患者中55.1%为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20.4%为革兰阳性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24.5%为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4.3%混合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革兰阴性菌最敏感于亚胺培南,对氨卡西林耐药性最高;革兰阳性菌最敏感于万古霉素,对青霉素耐药性最高。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易出现混合或真菌感染。

  • 标签: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带教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自我院肿瘤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实习的实习生中采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44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2名实习生。在对照组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应用集中护理带教方法,在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应用护理带教方法,将两组实习生行不同带教方法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应带教方法教学后,研究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带教的带教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升实习生的医疗知识掌握程度,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内科 一对一护理带教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