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在小儿颅内感染颅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76例颅内感染患儿,根据用药情况将患儿分为甘露醇常规治疗组(n=38)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组(n=38)。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5d的脑脊液压力变化、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组患儿在颅内压下降、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肾功受损和电解质紊乱)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颅压可用于儿科常见颅内感染的治疗,其颅压疗效优于常规甘露醇治疗组,且在发生肾功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

  • 标签: 甘露醇 甘油果糖 颅内感染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共2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全面细心的护理。结果27例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积极全面的护理对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存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60例临床诊断药物性肝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应用优思弗将患者分为两组优思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二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对比均存在差异,两组间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TBil存在差异。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GGT、ALP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治疗前后ALT、AST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思弗组治疗后16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善各型药物性肝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药物性肝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药物性肝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纤治疗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中的梗塞后出血患者数量、Barthel指数及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提高,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早期进行纤治疗可能导致梗塞后出血,但上述治疗有利于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出血性脑梗塞 阿司匹林 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