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背静脉穿刺时握拳和握手的两种不同绷紧皮肤的方法对患者疼痛、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将我科门诊输液患者分别使用握拳和握手静脉穿刺各30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背静脉充盈度、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及满意度。结果握手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及穿刺成功率皆优于握拳。结论静脉穿刺时相互握手绷紧皮肤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操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穿刺 握手式 握拳式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共57例,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是对照组,有27例,施行常规护理。另一组是研究组,有30例,施行整体护理。护理后组间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低,满意率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整体护理效果好,并发症少,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内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消除护理风险的发生了率,有效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实施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声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策略,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对于改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内科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以及对策。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50例儿科护理实习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习生采取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则进行个性化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实习生在入院之前的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根据后期考核成绩情况可知,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而且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为8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分析儿科护理带教中的难点,并改变带教模式,对护生的职业发展、医院的口碑均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儿科护理 临床带教 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阴全子宫切除与阴全子宫切除的疗效的对比。方法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对非脱垂子宫行LAVH和TVH2种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AVH患者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组,而LAVH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VH。其中盆腔无粘连的单纯子宫增大如孕13周以下的LAVH与TVH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但在其它病例中,LAVH组术后并发症为4%。阴组术后并发症为14%;随访其中在单纯子宫增大如孕13周以下的TVH与LAVH无明显手术远期并发症,但其他的病种中阴组出现肠梗阻2例,其中1例需手术治疗,阴道残端愈合不良1例;LAVH无出现肠梗阻,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结论TVH和LAVH各有其优势,要根据患者的意愿、盆腔情况、经济情况和术者的手术经验综合考虑。鉴于LAVH视野清晰,对非脱垂子宫<13孕周合并盆腔粘连、附件包块、有手术史及子宫腺肌瘤的病人,LAVH为一种更安全、更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 阴式全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4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ICU患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5月-2016年7月实施风险管理的30例ICU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ICU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ICU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ICU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护理投诉率以及感染的发生率均与对照组ICU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低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将在我院接受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观察组均受到感染,对照组均未受到感染。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感染者经病原菌检测,阳性率34.88%。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CRP以及AOPP。结论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等。针对感染因素积极实施相应解决策略,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人工气到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密闭吸痰能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通气,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及职业暴露,减少各种并发症,并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手术室护理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71例,分别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评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作统计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手术室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和全面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循证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对我院儿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对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前后的风险发生率、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在分析护理风险技术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我院儿科病房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风险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升,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引入到儿科护理中,能够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风险防范式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新模式在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科室实施情况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未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下的科室护理状况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58例达到满意,总满意率96.7%,对照组47例有效,总满意率为7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0%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达标,对照组仅为75.0%达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改革中应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可逐渐促进医院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了患者的依从度,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管理新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8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自发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贫血患者,分为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两组,每组各20例,在此基础上另外选择20例健康作对照,医院安排全部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常规的检测,统计患者所有的检测结果,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经过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过程中,利用血常规检测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诊断 血常规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肛裂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开术治疗,研究组则应用肛裂切除+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P<0.05);(2)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研究组的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患者应用肛裂切除+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效果比传统肛裂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括约肌松解术 肛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冠心病心律不齐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齐病患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胺碘酮,对比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则分别为8%与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更有利于对患者心率状态的控制以及疾病的改善。

  • 标签: 心律不齐 胺碘酮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实施就诊的急诊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化的护理方案,有一组则在甲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疼痛改善的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较高,且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较为明显,疼痛的情况也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疗效较为确切,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同时,改善其疼痛指数,而且患者对综合护理的评价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诊 心理状态 疼痛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 价值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I、观察组Ⅱ,各组24例。对照组用锡类散及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观察组I选用资质漱口液实施口腔护理,观察组Ⅱ在观察组I护理基础上行饮食干预。就各组口腔渍疡愈合时间及恢复正常进食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与记录。结果观察组I、观察组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恢复正常进食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提前(P<0.05)。结论针对口腔溃疡患儿,对其采用自制漱口液,疗效较好;饮食干预可促进患者科学饮食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