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4.2±2.1)、BI(83.3±15.5)等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5±3.0,52.4±13.8),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各患者不同的入院时间分组,住院时间在3d~5d内为A组,住院时间为超过5d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结果显示,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APACHEⅡ、乳酸水平、DIC发生率与其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缩短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ICU 重症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在产胎儿窘迫中应用效果。方法176例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足月孕产妇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86例),剖宫产术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宫缩变化、用药前后胎心音变化,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进行对比。结果应用硫酸镁的研究组产妇用药后,产妇宫缩持续时间明显变短、宫缩周期明显延长、宫缩强度明显下降,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产胎儿窘迫,可有效抑制产妇宫缩,改善胎盘血流灌注。

  • 标签: 硫酸镁 产时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住院病情稳定出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照护;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积分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HOQO-BREF)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出院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6个月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连续康复照护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连续康复照护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前者选用未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方法给予治疗,后者则选择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后者;术后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发生损伤采用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喉返神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36例,在麻醉诱导前对下左侧桡动脉局部麻醉,对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其置入动脉导管从而进行有创血压监测(IBP),右侧手臂连接连续无创血压监测(NIBP),等到系统稳定后,同时对两侧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和连续无创血压监测值,时隔5min后记录有创血压监测值以及相应时点的连续无创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两种血压监测和术后监测不良反应以及一些并发症。结果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的差值分别是(0.084±8.36)、(3.23±7.14)、(2.62±6.87)mmHg(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肢体坏死、缺血等并发症。结论与有创血压相比,无创血压监测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广泛,能够为患者提供无创、连续、安全准确的血压监测,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 标签: 连续性 无创血压监测 全身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AP(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CBP(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MY、LI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3.0±0.5)d及ICU住院时间(6.5±0.8)d、28天死亡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SAP患者应用CBP治疗可以有效清除炎性介质,提高治疗效果,是SAP临床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有效的对治疗性ERCP术的老年患者予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 治疗性ERCP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予以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改善显著,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早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脓毒症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分娩镇痛应用现状、产镇痛方式的选择、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分娩镇痛临床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无痛分娩 产时镇痛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转型雌激素的浓度对对冻融胚胎复苏移植FET(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冻融胚胎的患者转型的雌二醇(E2)血中浓度与复苏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转型雌二醇的血中浓度与复苏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生理状态的雌二醇水平,妊娠率高。结论在冻融胚胎复苏内膜准备中,转型的血中雌二醇浓度越接近生理状态,妊娠率结局相对提高。

  • 标签: 雌二醇 辅助生殖技术 冻融胚胎复苏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在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收取例数为100例,(收取时间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年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助产士连续性护理,每组初产妇各50例,比较2组产程时间。结果观察初产妇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在初产妇围产期应用助产士连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助产士连续性护理 围产期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价值。方法用“随机法”将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则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和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控制急性肾衰竭患者病情,提高存活率,应当予以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共78例急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39例。参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并开展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并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4%高于参照组的87.18%,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效果理想,而且联合护理干预,更能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危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肾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治疗组通过连续性血液透析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518,0.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10.11±5.74)mmol/L、肌酐(270.62±60.7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2±6.53)mmol/L、(417.81±66.25)μmol/L,差异性显著(t=6.349,22.607,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用于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透析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名肾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的组为连续组,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的组为间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连续组两水平改善情况明显高于间歇组,且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明显低于间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效果显著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可用于指导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小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观察其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80例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小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者的检出率。结果24小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早、房早、室早二三律、房早二三律、短阵室速、短阵房速、窦性停搏、心房纤颤、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小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高,结果准确、可靠,检查方便灵活,临床实践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24h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后对其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实验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在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首次下床走动时长、住院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缩短患者首次下床走动时长以及住院时长,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 连续护理干预模式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产生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容诊治的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这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然后应用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等相关不良症状显著减少或是消失,通过CT检测,患者的重症胰腺炎的有关炎症反应消失,本次研究中的40名重症胰腺炎患者都病愈出院,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相关并发症状况。结论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手段,获得了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综合的优质护理干预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恢复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重症胰腺炎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改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随机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分段式护理,观察组行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升高,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行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可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