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医疗卫生行业的问题已经成为群众高度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医疗卫生行业要充分认识加强医院行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廉政文化 医院 实施
  • 简介:摘要在1994年,日本首次报道了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其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体现出了微创这一明显优势,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不断发展。现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技术不断成熟,其器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理想的疗效让手术指证从治疗早期胃癌扩展到了进展期胃癌,而现在相关报道的不断增多,使得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标签: 早为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监督急救急救药品在有效期使用并提高急救药品的质量。方法对门诊全部科室的急救进行每个月检查,现针对门诊的31科室9个月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急救的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基本都≧6~9个月,药品质量都在合格范围内。结论每个月对门诊急救的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不但可以监督急救药品的有效期,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还能保证急救药品的使用质量。

  • 标签: 门诊急救箱急救药品 有效期 急救药品按原盒装放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在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物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种医用锐器解剖刀,手术刀,剪刀,玻璃安,一次性探针,一次性镊子等。损伤性医疗废物给患者医务人员和社会人员造成医源性损伤是时常发生的事,我科经过七年的总结与分析,使此类医源性损伤得到很好的防范于控制。

  • 标签: 损伤性医疗废物 口腔科 管理
  • 简介:摘要为确保药品运输的全程冷链,指导保温运输药品,本文就冷藏药品运输用保温的验证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从人员、设备、测点布置、验证项目、验证结果等多方面来分别阐述。

  • 标签: 冷链运输 保温箱 验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铁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出台很多的政策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加强医疗事业的改革。然而,在实际的医疗事业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医疗垃圾作为一种高病毒的垃圾,与生活垃圾不同,需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处理,最大可能地减少医疗垃圾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垃圾的不同分类,从而探索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对护理工作产生的利与弊的作用。

  • 标签: 医疗垃圾 护理工作 分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医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内肝炎内科接收的肝炎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名98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工作,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回收污染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医疗废物分类投放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观察两组患者医疗废物规范投放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废物规范投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患者对于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健康教育,并放置医疗废物回收专用盒,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促进患者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 临床工作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生活垃圾中常见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情况,初步探讨生活垃圾中常见菌的耐药特点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以纸片扩散法(K-B法)对从德阳市垃圾处理厂采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样品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菌株392株,主要包括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霉菌等,耐药率最高的为红霉素和呋喃妥因,最低的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结论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常见细菌为变形杆菌、肠杆菌等,多数有害,对红霉素和呋喃妥因有很好的耐药性,为此要合理选择药物进行垃圾生物化处理。

  • 标签: 城市生活垃圾 细菌 抗生素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理念在骨科处理医疗垃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骨科一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于2013年11月成立骨科品管圈,圈名为“携手圈”。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骨科处置室、治疗室内的医疗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共计36次,其中医疗垃圾处理不当问题6例,占比16.67%;品管圈实施后,医疗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共计36次,其中医疗垃圾处理不当问题2例,占比5.56%。结论品管圈理念的实际应用,不仅能有有效改善骨科科室医疗垃圾分类现状问题,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医护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在降低医疗垃圾分类问题发生几率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品管圈理念 骨科 医疗垃圾 分类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新生儿能较为安静地接受蓝光治疗。方法选择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根据护理方法分为治疗组(给予人性化+标准化护理)与对照组(给予标准化常规护理),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儿,能有效地安静接受蓝光治疗,皮肤完整。结果治疗组患儿安静接受光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接受光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箱 一次性乳胶手套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嘉峪关市酒钢医院2009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收治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临床对症治疗,治疗组6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30mg依达拉奉配以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有效率的比较上,对照组有效率为72.58%,治疗组有效率为88.7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效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的比较上,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上,两组较治疗前均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临床给予依达拉奉有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铁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崩漏的患者进行艾灸隐白大敦穴治疗及护理后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艾灸隐白大敦穴治疗,给予患者合适的护理措施,观察崩漏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艾灸隐白大敦穴治疗崩漏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可在崩漏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艾箱灸 崩漏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危重患儿在院内转运中的治疗和护理,提高院内转运质量.方法运用自制“转运”代替传统方法,有效提高了危重患儿在转运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转运”的实施,家属满意度由之前的80%提高到了95%,医护人员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98%。结论“转运”的应用强化了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管理,使转运工作更规范。

  • 标签: 转运箱 危重患儿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式振荡方式和板时间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方法实验选取的对象为2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弱性反应标本,在加样上选择全自动加样法。结果实验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荡方式和板时间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反应板加样结束后,立即进行振荡,尽量不延迟放入孵育的时间和振荡时间可以有效的避免假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出现。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振荡方式 进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头孢菌素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合原因作为预防监测工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输液既往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的150例患者,均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所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患者个体差异、服用药物后24h内饮酒、环境因素等因素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过敏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使用量的加大,也导致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升高。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效和可能出现的不想反应,控制药物的剂量,严格注意各种注意事项,避免出现头孢类菌素药物不良情况。

  • 标签: 头孢菌素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