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输液信息化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移动输液软件对社区门诊输液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后,提高了护士核对患者身份及药物信息的准确性。全过程详细记录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智能提醒功能可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结论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其应用确保了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实现了护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输液 移动软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分析质控物分装后减少复温及反复混匀次数检测结果的对比。方法将与血液分析仪配套的质控物在启用前人工分装为3支。结果采用分装血液分析质控物后检测数据重复性明显改观,WBC和PLT计数及相关参数没有出现趋势性改变现象。结论血液分析质控物不分装使用有效期极短,多次重复复温及反复混匀后,部分检测数据呈现趋势性改变,仅10天就必须更换,否则质控结果将失控。若人工分装成多管后可避免反复复温及混匀,检测数据重复性得到明显改观,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假失控现象。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血液分析质控物 室内质量控制 假失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解剖软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医学院临床医学1班及2班共36名学生,1班为对照组(n=18),2班为实验组(n=18),对照组采取多媒体PPT二维图谱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三维解剖软件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测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教学模式的效果比较显示,从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理解能力方面,运用三维软件教学法的实验组优于PPT二维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学习成绩方面,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三维软件运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临床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三维解剖软件 多媒体PPT 二维图谱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的发生几率不断上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脂肪肝以及妊娠期糖尿病频繁发生,而危重患者的抢救里不来麻醉给你做,作为妇产科重症抢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麻醉处理属于麻醉学领域中的关键难题,且其操作困难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而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多维数据转化为图形,并在计算机中进行有效处理,可以更为逼真的显示人体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提升气管插管、神经阻滞等麻醉操作的成功几率,降低了麻醉风险。由此看出,在妇产科麻醉教学工作中引入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也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 标签: 妇产科 麻醉教学 可视化技术 软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分析其对心电图测试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测试值的影响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波及Q-T离散度明显减小,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测试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能否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临床接受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智能对比剂追踪法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注射剂量80mL;研究组浓度300mgI/mL,剂量均值(40.89±2.16)mL,对比剂剂量、浓度相比,研究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相比,升主动脉均值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图像资料盲法评价对比,5级、4级、3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级、1级均为0例,对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降低剂量和浓度,对图像资料的诊断影响不大。

  • 标签: 团注测试扫描技术 肺动脉 CT血管成像 剂量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前后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对献血者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对筛查合格的献血者样本进行HBV、TPELISA双试剂检测。比较开展HBsAg、TP联合快速检测前、后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结果2017年2月—2018年7月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检出HBsAg反应性样本317例,阳性报废率0.75%;检出TP反应性样本200例,阳性报废率0.47%,低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HBsAg及TP联合快速筛查前,HBsAg及TP阳性报废率。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血液HBV及TP阳性率;减少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及水平,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献血前筛查 HBsAg TP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