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立了实用的酶法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将比色测定终点法改为两点法,使其适合自动分析,并节省工具酶。本法的线性为0~2749Μmmol/L,精密度手工操作,批内CV<3%,总CV<5%。三种分析仪的批内CV在0.34%~1.44%间,回收率99.66%~100.9%。本法(Y)和BM的试剂(X)比较Y=0.973X+10.33Μmol/L,r=0.9995。

  • 标签: 肌酐 酶法 两点法
  • 简介:摘要血清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血清内的方法包括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拉曼散射法、毛细管电泳法、酶法以及Jaffe反应法等。但是,目前关于血清内的检测方法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血清内的检测方法及进步发展,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肌酐 检测方法 进展
  • 简介:摘要对测定的两种常用方法苦味酸法和酶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估。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及两种试剂测定临床样本的相关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准确度方面酶法优于苦味酸法。精密度两种方法学差别不大。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酶法优于苦味酸法,两种方法临床相关性较好,但酶法测定值要低于苦味酸法。结论酶法的试剂性能优于苦味酸法,但价钱酶法较高,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在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较合适的方法学。

  • 标签: 肌酐 苦味酸法 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538例待产妇女随机血清尿素、,探讨待产妇女随机血清尿素、值与健康妇女空腹血清尿素、值的区别。方法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检测待产妇女随机血清尿素、值与健康妇女空腹血清尿素、值。结果待产妇女随机41.46±9.76umol/L;尿素3.49±1.02mmol/L。而健康妇女空腹血清尿素4.4±1.36mmol/L;56.73±8.82umol/L。经t检验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待产妇女随机血清尿素、值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空腹血清尿素、值,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待产妇女随机血清尿素、参考值。

  • 标签: 尿素 肌酐 随机 待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血清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碱性苦味酸法(Jaffé法)测定115例正常对照组及145例各种肾病患者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血清为30-106μmol/L,各种肾病患者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水平逐渐增高。结论血清水平的测定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反映肾脏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

  • 标签: 血清肌酐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孕前妇女水平,分析孕前检查中检查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孕前检查的妇女200例,测定并分析相关结果情况。结果高血压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高血压类型比较中重度>中度>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孕前测定水平能及时发现风险因素,从而能够避免减少妊娠高血压发生,对预防妊娠高血压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高新生儿身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孕前检查 妊娠高血压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Cr)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内科常规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按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尿毒清颗粒,服药4周、8周后对照两组的SC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SCr水平,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尿毒清 血清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尿素在早期肾损伤的应用。方法选149例肾功能检查病人,对其胱抑素C,,尿素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胱抑素C采用胶体金增强免疫法,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尿素采用尿素酶GIDH法。其批内CV≤5%以内。结果149例标本中胱抑素C阳性率42.2%,尿素阳性率34%,阳性率16%。结论胱抑素C是反映肾小球率过滤(GFR)较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能及时发现早期的肾脏损伤病人。三项联合检测对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 GF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与尿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群76例,为对照组。主要观察两组患者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结果观察组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为0.13±0.10g/L、26.13±6.81mg/24h和0.1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4.62±1.57g/L、163.27±11.46mg/24h和3.8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与24h尿蛋白相关。结论随机尿蛋白/比值可用于临床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与24h尿蛋白高度相关,作为肾病筛查的指标之一。

  • 标签: 随机尿蛋白 24h 尿蛋白 随机尿蛋白/尿肌酐 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进行多要素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针对正确度、精密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正确度验证通过测定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质评物,评估偏倚;精密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1文件,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参照行业标准WS/T408-20122验证线性范围,稀释度验证按一定稀释比例进行验证。结果批内精密度低值样本CV0.6%、高值样本CV0.6%;天间精密度低值样本CV1.8%、高值样本CV1.4%。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物检测偏倚分别为低值样本-2.56%、高值样本-2.14%。精密度、正确度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线性检验结论为符合一阶线性方程(统计学标准线性),检测高限为8819.3umol/l,临床可报告范围最高浓度为88193umol/l。结论AU2700检测几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性能验证 肌酐 行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级别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比值(UACR)的关系,探讨高血压级别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247例患者。依据有无高血压分为对照组(n=70)和高血压组(n=177),其中高血压组依据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1级组(n=21)、高血压2级组(n=71)、高血压3级组(n=85),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等,同时测定各组患者的(Cr)、血脂TC、TG、LDL-C、HDL-C、Lp(a)等生化指标。所有患者留取清晨首次尿液,送至我院检验科,统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酶促动力学法测定尿,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比值,分别比较各组及各亚组之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患者年龄、BMI、血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压组UA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亚组间之间的比较显示,高血压2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2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结论患者高血压级别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比值(UACR)呈正相关性,能够反映高血压引起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UACR 早期肾损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急性良性乳酸的变化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良性炎的儿童50例作为研究组,并将另外50名接受检查的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和空腹的血糖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CK—MB、LDH、CK和Mb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虽然儿童急性良性炎发病较急,但是如果可以进行及时地治疗就能够有良好的预后,另外如果能够在患者乳酸水平的基础上对其病情做出预测,并以此指导病情的治疗,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并提升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乳酸 血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SCr)对肾损害的相关性,评价该项目在肾功能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肾炎患者、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和酶法测定SCr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肾炎组患者和肾病组患者SCr、Cysc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组患者、肾病组患者和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SCr、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C和SCr都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的损伤情况,但CysC优于SCr,CysC与SCr同时检测对各种肾炎患者和肾病患者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ysC SCr 肾损害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中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率与清除率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内科在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意愿收集患者早晨未饮用任何物质的晨尿,对患者晨尿中的白蛋白/的比值,并在测算其比值的同事,对患者的中的清楚率进行计算,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数值。结果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验的结果发现,中的清除率<60ml的患者有60例,白蛋白/比值升高的患者有50例,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比值与清除率的比值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状态,并且两者产生的偏差是比较大的。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进行检查时,除了需要检查患者的尿蛋白的排泄率,还需要检查清除率,这样能够尽早的知晓患者的基本病症,并早一步的制定出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蛋白 肌酐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浓度正常的各种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5例慢性乙肝、64例慢性丙肝、77例代偿期肝硬化、46例非代偿期肝硬化和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65例健康者血清CysC、ALT、AST、GGT、CREA、TBIL的浓度。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ALT、AST、GGT和TBI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各肝病组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代偿期肝硬化、非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ysC浓度均高于慢性乙肝组、慢性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非代偿期肝硬化组血清CysC浓度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肝脏疾病病情进展的一项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肝脏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98位DN患者和101位健康人群的血清CysC、(Crea)和尿素(Urea)含量。结果DN组血清CysC、Crea和Ure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血清CysC阳性率与Crea、Ur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在DN的早期诊断中比Crea和Urea具有更大的价值。

  • 标签: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尿微量白蛋白与(Malb/Cr)比值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根据尿蛋白定性,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两组,即阳性组(38例)与阴性组(32例)。另选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予以Malb、Cr检测,计算Malb/Cr比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阳性组与阴性组MaIb、Malb/Cr值。结果观察组Malb/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组Malb/Cr值亦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Cr比值的增加可反映早期肾损伤,有助于临床及早发现肾损伤,指导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的比值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56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和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脑梗死潜在危险因子的非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采用速率透射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酶法测定,计算尿微量白蛋白与的比值。对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比值(UACR)阳性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脑梗死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比值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的患者,说明尿微量白蛋白/比值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T2DM患者应用改良的中国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率过滤(c-aGFR)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尿比值(ACR)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T2DM患者90例以随机ACR的测定值做为分组标准,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改良的中国MDRD公式c-aGFR=175×HitPcr-1.234×年龄-0.179×女性×0.79计算GFR,(即c-aGFR,ml/min/1.73m2)。剖析c-aGFR和A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组与A组相比c-aGFR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C组与A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A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C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B组与A组相比ACR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C组与A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A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C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c-aGFR与ACR之间的关系比较显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c-aGFR随着ACR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Pearson分析显示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c-aGFR及ACR可以做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情况,对调整糖尿病患者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剂量及药物的选择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滤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