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衰病人需要长期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由于疾病的不可逆和治疗特点,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紧张恐惧,、焦虑、悲观绝望、抑郁、自怜自卑及厌世绝望。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J指心电图QRS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mV,时程≥20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一心室颤动一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

  • 标签: J波综合征 临床意义 Brugada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癌28例。CT采用双期、部分三期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结果动脉期78%(22/28)肿瘤呈高密度;门静脉期71%(20/28)呈低密度、29%(8/28)呈高或稍高密度,此8例延时扫描后呈低密度。12例有低密度区。结论大多数肿瘤动脉期成明显强化高密度,门静脉期肿瘤大多数成低密度,部分门脉期呈等活高密度时加扫平衡期扫描肿瘤均呈现低密度。

  • 标签: 小肝癌 CT 手术病理
  • 简介:摘要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和欧洲卒中会议上,再次提出了“血管病引起大问题”的论点。脑血管病的研究成为当今国际卒中界及国内脑血管病的研究重点。本文简单对脑血管病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采用阿卡糖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以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治疗组同时采用阿卡糖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1年的干预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21例,占3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者34例,占56.7%,另有5例转为糖尿病,占8.3%。治疗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51例,占8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8例,占13.3%,仅1例转为糖尿病,占1.7%。治疗后,将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及2h胰岛素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阿卡糖治疗糖耐量异常,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持续治疗还可使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改善,可明显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

  • 标签: 阿卡波糖 干预 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电图对老年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异常Q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异常Q心电图改变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心电图Q异常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2例患者进行诊断,从而观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的检查结果,并提高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我院收治的非梗死性Q患者分别出现心肌酶谱增高、心瓣膜出现病变等,Q心肌梗死患者中分别出现不同方位的心肌梗死,患者Q出现异常且ST-T发生改变。结论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病例对老年异常Q患者进行观察,有利于提高确诊率,具有临床诊断疗效。

  • 标签: 老年 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卡糖片后血葡萄糖(GLU)变化及急性毒副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独服用蔗糖及蔗糖、阿卡糖同时服用后,0、0.25、0.5、0.75、1、1.5、2、2.5、3、3.5、4h的血糖连续监测,并检测服用阿卡糖前后血生化指标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血液分析指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的改变。结果蔗糖单独服用,血糖平均最低浓度(Cmin)为4.26±0.67mmol/L,血糖平均最高浓度(Cmax)为8.04±1.06mmol/L,4h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4))为21.73±2.48mmol/L/h。蔗糖、阿卡糖同时服用,血糖Cmin为4.7±0.32mmol/L,血糖Cmax为5.88±0.77mmol/L,AUC(0-4)为20.14±1.53mmol/L/h,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在0.25、0.5、0.75、1、2.5、3、3.5h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4h有显著性差异(p<0.05)。蔗糖单独服用,血糖漂移(GE)为4.44±1.28mmol/L,血糖坪浓度(Css)为5.43±0.62mmol/L。蔗糖、阿卡糖同时服用GE为1.55±0.78mmol/L,Css为5.14±0.38mmol/L,两者均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除67.5%的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或腹胀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卡糖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并且改善餐后血糖波动,平稳血糖,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糖尿病 降糖作用 血糖波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利维(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利维治疗组各3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利维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而阿司匹林治疗组总有效率74.19%,氯吡格雷治疗组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未见差异。结论利维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波利维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间—2012年6月间因肾绞痛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男性患者103例,进行碎石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然后配合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和治疗准备,做好麻醉剂与镇静剂准备,然后使用仪器进行碎石治疗,根据患者结石质地和大小选择频率和时间,碎石后,使用水和排石药物对患者进行排石治疗。结果碎石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100%。198例患者中152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比率为76.76%,27例患者进行复碎,比率为13.63%,总体治愈患者165例,有效率为83.33%,无效患者19例,比率为9.59%,14患者治疗失败,比率为7.07%。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肾绞痛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碎石治疗 肾绞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冲击在双J管中应用。方法选用广东湛江海滨公司HB-ESWL-VD液电性碎石机对双J管滞留导致拔管困难进行体外冲击后再拔管。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成功拔出。结论放置双J管出现拔管失败时,可以首选体外冲击,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双J管滞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卡糖在降低餐后血糖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阿卡糖控制血糖。在患者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的同时进行两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其中治疗组的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卡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

  • 标签: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餐后血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泪管断裂显微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泪管断裂采用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断端,留置硬膜外麻醉管为支撑物,进行吻合。结果拔留置管后冲洗,所有病例泪道均通畅,无溢泪现象,随访6月~3年冲洗泪道通畅51眼,成功率92.85%。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术后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评价颈前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12年10月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市中心医院共336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颈前切口甲状腺手术,评价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71.2±30.3)min;手术出血量(26.7±23.1)mL;术后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2例出现血清肿,出血1例,16例术后呛咳,4例出现手足抽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结论颈前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手术类似,可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是一项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周期11周,治疗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阿卡糖联合治疗,对照组每日餐前15min注射赖脯胰岛素,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糖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阿卡糖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好,安全性高,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卡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6例患者均应用阿卡糖治疗糖尿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G2h)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经过服用阿卡糖治疗后,患者的FBG、PG2h、HbA1c、水平明降低,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或肛门排气增多,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卡糖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不会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P离散度的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82例,均接受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其中比索洛尔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前和治疗5月后检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最大时限(Pmax)、P最小时限(Pmin)、P离散度(PD)。结果Pmax比索洛尔组(105±21)ms,对照组(122±2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比索洛尔组(28±15)ms,对照组(38±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使心力衰竭患者PD减少,表明比索洛尔可能减少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和房颤。

  • 标签: 心力衰竭 P波离散度 比索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