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法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不但缩短了产程,还可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传统分娩 新生儿头皮血肿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对照组应用常规体位,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结论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明显加速产程进展,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进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第一产程中运用自由体位加分娩纠正胎方位,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208例待产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全程常规仰卧体位分娩。观察组108例,第一产程运用自由体位加分娩纠正胎方位。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及胎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够纠正胎方位,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及并发症。

  • 标签: 自由体位 第一产程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选择传统平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孕妇根据自由体位分娩,可以进行直立位、坐位、俯卧位以及蹲位和侧卧位等的选择。比较两种分娩体位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性化护理成为了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孕妇分娩过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可促进孕妇实现自然分娩,对孕妇和婴儿都大有益处。本文简要分析自然分娩的意义,阐释了自由体位分娩护理的方式。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分娩体位分200例对照组(传统体位)和200例研究组(自由体位),对比讨论两组产妇产程和围生结局。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胎儿窘迫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产妇分娩可采用自由体位,可提升其舒适度,产妇恐惧、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缓解,存在科学性,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围生结局 产程 自由体位 传统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自由体位分娩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待产妇11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则在次基础上予以无创自由体位分娩。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6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性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无创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提升分娩质量。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 标签: 产妇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怀孕37~42周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孕妇3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试验组采用自由体位,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宫颈撕裂等情况。结果自由体位在促进产妇顺产、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减低宫颈撕裂率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方式以母婴为主体,符合产妇意愿,产妇在第二产程中轻松、舒适,体力充沛,有利于产程进展、自然分娩。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第二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的8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设为对照组;一组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具有良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待产观察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2年大竹县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规划和慢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大竹县主要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年龄别、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12年大竹县居民死亡率为623.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7.9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373.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4.60/10万;女性死亡率为26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8.52/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31,平均期望寿命为75.05岁,其中男性72.91岁,女性77.55岁,前五位死因顺位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五者死亡率558.48/10万,占全死因的88.21%,随年龄增长,死亡率增高,65岁及以上人群占64.86%。结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恶性肿瘤,为大竹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居民死因 分析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分娩期间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待产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了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来辅助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总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产妇疼痛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时用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待产能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轻分娩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及控制胎头娩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阴道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组,采取无保护的会阴接生以及控制胎头娩出。对照组选取资料相匹配的产妇166例,采取传统的分娩方式(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会阴裂伤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第二产程的时间上没有统计学上差异;会阴裂伤的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会阴的I度裂伤与II度裂伤(P<0.05)。在羊水的污染比率、新生儿的体重以及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几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制胎头娩出以及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助产技术效果显著,可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 自由体位分娩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由体位分娩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体位,观察组产妇使用自由体位,每组各50。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围生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每一产程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顺产率和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在缩短产程的同时,能够极大的降低产妇的疼痛,使围生结局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产程 围生结局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我科280例初产妇采取随机分组法将28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50例,两组产妇临产后均由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卧位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球并指导产妇自由体位。两组比较其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并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比较。结果自然分娩率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及5minApgar评分均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等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导乐球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主动要求进行镇痛分娩且无禁忌证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两组进行动态观察,其中观察组为镇痛分娩加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镇痛分娩法加传统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三个产程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会阴侧切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差异。结论镇痛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分娩可使产妇的产程缩短,提高阴道分娩率和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不增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镇痛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 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三明市梅列区居民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按年龄构成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00名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3000人中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分别占17.8%、6.5%、25.1%、5.2%,现在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18.1%和29.0%。结论梅列区社区居民普遍具有高盐、高血压、吸烟、饮酒、超重、体力活动不足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指导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随访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 标签: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u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黄南州不同民族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差异。方法根据黄南州卫生局死亡网络直报卡结果追述不同民族居民主要死因构成。结论黄南州首位死亡率肿瘤,胃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最多见,50岁以上多发,呼吸系统死亡率位次低于全国水平,脑血管疾病中主要还是以脑出血为著,藏族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要注意冠心病的预防。

  • 标签: 黄南州 民族 死因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对16例患者的20个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结节进行了三维图像重建。结果甲状腺囊腺瘤囊性变的液性区内表面形态均可立体显示。结论自由臂三维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成像是可行的,可提供二维超声图像不能提供的形态学信息。

  • 标签: 三维超声 甲状腺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