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采取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纳入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均有完整的CT诊断资料(包括CT后处理资料),同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愿意采取CT腹部扫查。对两组对象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进行测定与计算及记录,实施组间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面积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对象在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等指标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呈弱负相关,而面积比无相关性,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面积比均呈弱负相关。结论CT诊断应用在胡桃夹综合征中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均有意义,从而为诊断NCS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胡桃夹综合征 CT 左肾静脉夹角 价值
  • 简介:摘要在耳鼻喉科中,咽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属非特异性炎症。据统计,它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诱发产生的炎症。从当前临床医学角度来看,引起咽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传染途径以飞沫或直接传染相对多见。分型主要包括急性咽炎、链球菌性咽炎,慢性咽炎等几种,其中慢性咽炎又可分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过敏性咽炎、慢性反流性咽炎等。借此,本文对荣钧老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附案例1例。

  • 标签: 慢性咽炎 中医 扁桃体炎 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25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5例。疗效评价治愈23例,控制2例,改善5例。术前11例视力障碍的病人,术后恢复正常8例,明显改善2例,无改善1例。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2例,脑脊液鼻漏3例,脑梗死1例。肿瘤复发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适用于切除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 标签: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经鼻入路 斜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肩难产处理过程中,使用旋后肩法的效果。方法针对20例肩难产产妇实施前臂法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0例患者使用旋后肩法干预,并归为观察组;观察其分娩情况并对比其结果。结果通过Apgar评分能够反映出两组新生儿的窒息情况,明显可加观察组的无窒息情况占比较高;比较两组分娩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可见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旋后肩法在肩难产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可见,其能够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旋后肩法 肩难产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恩病(CD)并发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进行分析,观察其结果。方法随机在我院中选择150例克恩病并发营养不良病人,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病人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实施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在经过营养支持之后,其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经过研究可知,给予CD并发营养不良的病人使用营养支持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进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克罗恩病并发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芬太尼复合哌卡因对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实际效果,临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度1~6月份,经过硬膜外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是观察组和参考组,其中观察组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在术后适量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哌卡因对患者进行镇痛,参考组使用静脉镇痛泵连续用药进行镇痛。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用药情况的观察,对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爆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哌卡因对于硬膜外术后的镇痛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的低,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 硬膜外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得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行无痛分娩的产妇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研究组采用盐酸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比例、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观察产后3d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比例,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比例为97.62%,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别为(276.32±61.32)(60.39±24.01)min,对照组为(410.87±191.53)(76.97±31.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3d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比例分别为87.80%和29.27%,对照组为53.13%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同时有利于降低产后感染发生率,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产后感染 盐酸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就CT平扫征象检查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确诊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运用常规64排螺旋CT机来对患者进行平扫,筛选其对良恶性判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个征象以及组合征象,从而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经CT平扫检查其诊断效能最高的三种为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其中胸膜凹陷征的敏感度与阳性预测值最高,而在恶性SPN中,同时呈现出分叶征、短毛刺以及胸膜凹陷三种线性的概率最低。结论CT平扫检查对于SPN患者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够为多数SPN的良恶性进行准确诊断,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检查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4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这三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调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可以减轻疼痛,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心理状态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浸润麻醉患者应用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抽取87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照患者应用麻醉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主要包括参考组(n=42)和探究组(n=45),术后在对探究组患者进行切口缝合前分别应用5ml0.5%哌卡因对各个切口进行局部浸润,参考组患者不应用哌卡因对切口进行局部浸润。结果探究组患者术后2hVAS评分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3.9890,P=0.0203),术后6h评分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2934,P=0.0128),术后12h评分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9.9203,P=0.0294),术后24h评分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5.2203,P=0.0392)。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参考组为19.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0287,P=0.0219)。结论手术切口浸润麻醉患者应用哌卡因能够取得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能够减轻患者的身心不适感。

  • 标签: 罗哌卡因 手术切口浸润麻醉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4例小儿肺炎患儿展开研究,参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7,行常规治疗)、联合组(n=37,在常规组基础上辅以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治疗),对比分析组间疗效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常规组更高,且该组患儿临床症状各项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各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联合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起效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盐酸丙卡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丙卡特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而观察组盐酸丙卡特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方式,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症状消失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56%,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湿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盐酸丙卡特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是促使患儿症状尽快消除的有效手段,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盐酸丙卡特罗 盐酸氨溴索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坦索辛联合熏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均服用盐酸坦索辛缓释胶囊加中药熏蒸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论坦索辛联合熏蒸可有效的提高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坦索罗辛 熏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浓度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采取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0.5%浓度的哌卡因15ml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患者采取0.5%浓度的哌卡因15ml联合舒芬太尼10μg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疼痛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低浓度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促进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低浓度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上肢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用氨溴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本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实施研究,研究时段2016年10月—2018年5月,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将56例小儿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增加氨溴特治疗。分析咳嗽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咳嗽症状评分较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优,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用氨溴特,既可缓解咳嗽症状,又能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氨溴特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浓度哌卡因在颈丛阻滞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实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比卡因颈丛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实行低浓度哌卡因颈丛阻滞麻醉。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消失时间、术后醒来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颈丛阻滞麻醉中,保持低浓度的哌卡因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罗哌卡因 颈丛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卡因应用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选择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浓度为0.25%的哌卡因,实验组患者接受浓度为0.2%的哌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和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h、1d和3d的VSA疼痛评分都要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卡因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阻滞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 标签: 罗帕卡因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盐酸替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盐酸替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观察组(30例),与选择标准经皮冠状动脉(PCI)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3级例数、心电图STR>50%例数、LVEF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盐酸替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左室结构和心肌状态等,效果显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联合 血栓抽吸导管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阑尾炎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阑尾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