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3月11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卫组织与世中联建立官方正式关系。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代表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向世中联表示祝贺,期待双方合作推动《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的落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phB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它们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标本6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B4蛋白的表达及MVD水平。结果(1)EphB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1%(41/63),正常组织中则为28.0%(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蛋白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为41.00±7.76,阴性表达组为32.91±10.27,EphB4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2)结直肠癌组织中EphB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phB4蛋白是反映结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EphB4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采取肝活组织检查明确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并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按照14C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两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G2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S2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或许和CHB患者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的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医院护际关系中非正式组织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关系与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测量理论,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率,临床护理活动的质量评价对该院的19个病区446名护士进行问卷等调查,分析护际关系中非正式组织与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护际关系这种正式组织团体中,还存在着一种能量强大的非正式组织;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护士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护理活动和目标服务。结论护际关系中非正式组织对护理质量有重要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争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的,激发护士的工作士气,因为护士的工作满意的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工作效率就越高,护理质量也越高。

  • 标签: 护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腺癌组织中PSCA表达情况与动物肿瘤恶病质的发展关系,从而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进行实验探索,首先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作为试验组,正常裸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各80只,随后运用数据统计观察分析裸鼠正常胰腺组织及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的表达情况,模型瘤块生长的速度、瘤块的体积以及裸鼠死亡率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裸鼠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高表达率为91.25%,对照组裸鼠正常胰腺组织PSCA高表达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A基因高表达的裸鼠死亡率为67.12%,PSCA基因中低表达的裸鼠死亡率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CA在正常与胰腺癌裸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PSCA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可将PSCA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上,可通过检查PSCA基因的表达情况,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 标签: 胰腺癌 PSCA表达 动物肿瘤恶病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乳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增殖抑制基因(HSG)的表达与临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对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组织以及乳腺组织内部EGFR与HSG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分析进行检测。结果与乳腺正常组织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相比,HSG在乳腺癌组织内部阳性表达率更低;HSG在乳腺正常组织与其纤维腺瘤组织内部的阳性表达率并无显著差异;与乳腺正常组织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相比,EGFR在乳腺癌组织内部阳性表达率更低。结论对HSG与EGFR两者的蛋白表达行联合检测有利于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有力支持了乳腺癌治疗,并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增殖抑制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ABCG2mRNA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3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TE方案化疗(多西他赛+表柔比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定量表达,明确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CR3例,PR18例,总有效率为70%(21/30)。30例乳腺癌患者中化疗前ABCG2mRNA阳性表达率为63.33%;化疗后阳性表达为33.33%;根据化疗结果将3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有效组21例与无效组9例,比较两组ABCG2mRNA阳性表达结果显示,有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11例,阳性表达率为52.38%,无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88.89%,两组阳性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组织中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为我院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80例,以2011年5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对80例结肠癌组织的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检测,对其表达情况进行明确,将淋巴转移与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phK1蛋白表达主要体现在全部结肠癌组织中,相较于结肠癌组织N0无淋巴转移,SphK1蛋白表达在N1、N2期均呈明显上升的情况,比对存在P<0.05的差异;但是CD68蛋白表达相较于结肠癌组织N0无淋巴转移,在N1、N2期均呈明显下降的情况,比对存在P<0.05的差异。结论伴随淋巴结转移在结肠癌上皮细胞中SphK1蛋白表达呈现明显提升,而CD68蛋白表达呈现明显降低,因此,结肠癌淋巴转移分期可采用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进行判定。

  • 标签: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SphK1蛋白 CD68蛋白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及生存的关系。结果58例患者的ESCC组织中,COX-2、VEGF-C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53.4%。COX-2和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8、P=0.000),COX-2在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28),COX-2与VEGF-C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COX-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明显缩短(P=0.045)。结论COX-2、VEGF-C是预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MGB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自身配对组织)HMGB1蛋白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MGB1在肝癌组织呈过表达,其表达高于肝癌旁组织(P<0.05);HMGB1在包膜不完整、有淋巴结转移肝癌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包膜完整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随着Edmondson病理学分级增加,HMGB1表达增高(P<0.05)。而HMGB1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HMGB1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HMGB1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HMGB1 免疫组织化学 计算机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的,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互相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社会关系

  • 标签: 医患 沟通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特点及改善措施。方法2013年,我院仅根据以往经验及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各项临床护理工作;2014年初,我院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座谈会,探讨现阶段护患关系实际状态并提出相应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护患关系改善措施。结果2014年我院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护患关系后,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3年,护患纠纷发生率(0.03%)显著少于2013年(0.19%),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关系 护患纠纷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钳取胃粘膜组织的部位、大小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以HP快速检测试纸检测HP菌,调查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采取电话随访及病房追踪的方式,调查患者发生胃区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钳取胃窦部小弯侧前壁,距幽门2-3厘米处组织;直径<2毫米。阳性率73.5%,假阳性率为0.6%,并发症发生率为2%。Ⅱ组钳取胃部其他部位黏膜组织;直径>3毫米,阳性率为59%,假阳性率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6%。结论选择正确的钳取部位、钳取合适的组织大小可提高HP阳性检出率,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大小 部位 胃出血 胃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基因芯片技术迅速发展,因其高通量、高效性、节省资源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本文将对实验操作中可能的注意点做一个重点的阐述,以提高未来工作中效率。

  • 标签: 基因芯片 石蜡 包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对22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先以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随后在宫腔镜下进行全面诊刮,两种方法获取的内膜组织分别送检,同一位病理医师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估并做出组织学诊断。结果22例患者完成观察,两种取材方法都得到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宫腔组织管的取材满意度为95.5%(21/22;1例只取到了少量的子宫内膜碎片,组织结构不清),其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0.9%(20/22),两种取材方法在病理诊断一致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取样器可获取满意的内膜标本用于组织学诊断,诊断准确率与诊刮基本一致,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规筛查工具。

  • 标签: 宫腔组织管 宫腔镜 子宫内膜病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医患关系的分析,从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出发,找到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方法,并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份力量。

  • 标签: 医患关系 现状 原因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