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血液疾病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检查的血液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联合检验与单纯血小板参数检验方式相比,前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我们临床运用。

  • 标签: 血液疾病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熏蒸联合糖灵1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实施血糖、血压控制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给予治疗组中药熏蒸联合糖灵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精灵1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疗效可靠。

  • 标签: 中药熏蒸 糖灵1号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1+1+1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7月—12月在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长期在该院就诊配药的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时间>6个月)86人进行1+1+1签约管理,作为观察组,与未签约或者拒绝签约的慢病患者62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组的慢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慢病健康管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1+1签约服务有利于社区慢病管理,提高服务评价及依从性,可对1+1+1签约的宣传,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签约并做好科学管理。

  • 标签: 全科医生 1+1+1签约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有效急救和护理方式。方法对本院产科2017年2月—2018年8月诊治的2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急救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4例产后出血产妇经急救与护理配合,出血停止,经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抢救有效率为100.00%。结论产后出血属于产妇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科学有效的急救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产妇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6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自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8针穿刺,研究组采用6小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和术中的疼痛评分、穿刺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过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6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不仅能降低患者穿刺中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实现确切的麻醉镇痛效果。

  • 标签: 6号小针 腰俞穴位 麻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6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自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8针穿刺,研究组采用6小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和术中的疼痛评分、穿刺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过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6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不仅能降低患者穿刺中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实现确切的麻醉镇痛效果。

  • 标签: 6号小针 腰俞穴位 麻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眼科护理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眼科患者100例的病历资料,整理并总结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结果抽查的100例患者中,存在问题的有36例患者,究其原因,主要跟护理人员、患者自身以及环境等因素相关。结论对眼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院内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患者宣教、改善住院环境等,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肝胆管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本文对本院1例肝胆管囊腺进行全程跟踪分析结合既往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胆管囊腺癌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住的18例明确诊断的甲流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甲流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上病例均行咽拭子甲流核酸检测阳性。结果18例甲型流感肺炎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5~78岁,以上病例均治愈,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症状及咳嗽、咳痰,其中发热患者占38.9%、全身表现如肌肉酸痛占33.4%、咽痛占22.3%,与大量文献报道甲型流感以发热伴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这一结论相符。

  • 标签: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肺炎 临床表现 症状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产科就诊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19日—2018年9月1日,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予以产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并分析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总产程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剖宫产率、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选取产程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后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平安。

  • 标签: 产程护理干预 头位难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滤白全血离心制备后发生浆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减少浆报废。方法回顾性分析滤血不畅时敲击滤盘是否恰当,改变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效果比对和评估。结果用敲击滤盘的方法排除白细胞过滤不畅,浆报废率为7.7‰(46/5987),改变方法后浆报废率为0.36‰(2/5617),两种方法浆报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不畅时严禁敲击滤盘,可将血液转移至室温过滤,将过滤器出口朝上,轻拍滤盘排除空气栓塞,如有凝块应倾斜血袋,避免凝块堵塞血袋折通管。

  • 标签: 过滤不畅 敲击滤盘 红浆 回顾性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了的寻常痤疮患者70例,并且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蓝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痤疮皮损方面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而且在粉刺、丘疹、脓包、囊肿和结节方面的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良好,方便、经济,值得应用。

  • 标签: 新型超分子水杨酸 红蓝光 寻常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02例,随后分为中药配方组(151例)与中药饮片组(151例)。其中对中药配方组患者采取免煎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而对中药饮片组患者采取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费用较高,但是在管理方面,使用方面,质量方面等具有多种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 临床应用 优势 不足
  • 简介:摘要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死亡案件时常可见,但是婴儿的死亡往往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而试管婴儿更是寄托了家庭的希望,出现医疗意外后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往往引起的社会矛盾及冲突将更为严重,而这方面的死因鉴定是妥善处理这类矛盾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 标签: 死因鉴定 试管婴儿 胎儿窘迫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肾脏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例,男,3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周入院。无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CT平扫可见右肾上极占位,大小约4.5cm,密度较肾脏稍低,增强后强化不均,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考虑肾癌可能。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NSE(+)、a-inhinbin(+)。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肾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肾脏肿瘤,由于术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术前患者多误诊为肾脏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等。CT虽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该病鉴别与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局限性。术后病理仍是目前诊断该病唯一可靠手段。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母细胞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性病变为主,且大部分病例呈磨玻璃样渗出。同时以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但掌握其胸部影像学特点,在其症状表现尚不典型、确诊检查尚未回报时,可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治疗时机,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肺炎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cell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celldeath-ligand1,PD-L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例组(172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82例对应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与对照组(50例癌旁组织及50例非肿瘤肠黏膜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PD-1、PD-L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细胞中PD-L1表达与年龄密切相关(P<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D-L1表达与年龄、TNM分期以及浸润深度(P<0.05)密切相关。癌间质PD-1表达与性别和肿瘤大小(P<0.05)密切相关。结论结直肠癌中PD-1、PD-L1表达显著升高,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二者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结直肠癌 PD-1 PD-L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模式降低新生儿臀发生率的有效性及实践途径。方法选取本院75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376例和干预组38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PDCA护理模式,对两组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臀发生率更低、症状更轻微且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臀的防治护理中实施PDCA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臀现象的发生,减轻发红、斑丘疹等炎症反应,提升患儿身心舒适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多有裨益。

  • 标签: PDCA 护理模式 新生儿红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信公众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健康宣教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上增加微信公众进行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疾病知识、心态控制、不良反应、饮食注意以及疾病控制上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进行宣教时,采取微信公众进行知识宣教能够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护理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