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病患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97例病患,随机进行分组,I组56例,采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实施联合治疗,II组41例,以氯氮平行单纯治疗,治疗2个月之后,评定疗效,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结果I组56例患者51例有效,总有效率91.07%,II组41例患者26例有效,总有效率63.41%,I组比II组疗效高,P<0.05,两组TESS评分(治疗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临床治疗医师选用氯氮平与阿立哌唑的联合方案施治,可有效改善用药效果,使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得到控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的技能训练和心理康复,恢复和重建个人生活,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延缓衰退。方法选择长期住院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病人,进行康复技能训练和心理康复。结果大部分病人情绪得以改善,在躯体、情感兴趣及社会交往和独立生活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精神患者的康复,除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要开展适当康复训练、合理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更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康复治疗在精神患者住院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慢性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中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要求的精神分裂患者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两组各在入组及出院时通过量表评分分值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分值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恢复自知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功能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康复的作用。方法介绍对720例精神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结果健康教育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更多的病人获得精神病防治的知识,并且使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收到较好的社会效应,使医院服务形象得到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值得开展和推广,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提高了疗效,减少了精神分裂的复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教育 资料方法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提高出院精神分裂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单双号出院的196例患者分成两组延续护理组102例,常规随访组94例。延续护理组采用电话随访、开展心理康复小组活动、病友交流、播放录像、QQ平台等方式每周与患者联系。常规随访组出院一周及三个月电话随访各一次。结果延续护理组服药的依从性较随访组高,疾病的复发率较随访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出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将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观察组。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的差异性。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根据MMSE评分进行分组,MMSE评分正常者为A组,MMSE评分异常者为B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教育程度较低、病程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其认知功能与性别、年龄等无关,与教育程度、病程等有关。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音乐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为测量工具,将63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人,对照组32人,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BPRS量表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评定SANS量表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在调节焦虑抑郁的情绪水平和缓解思维障碍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在减少情感平淡、缓解思维贫乏症状以及注意障碍这三方面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 音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年龄、病程、精神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血脂、血糖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心脑血管并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诊断标准、住院半年以上、精神症状血压比较稳定、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共70人,精神症状以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甲状腺激素、血脂、血糖以2012年12月所查结果为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对心电图和颅脑CT结果分组进行判别分析。结果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升高、TT3降低,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血糖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的患者较多。血脂与血糖互呈正相关(P<0.05或P<0.01),TSH与T3、T4呈负相关但无显著性(P>0.10),提示TSH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TSH与T3、T4负相关(P<0.05或P<0.01),精神症状也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氯氮平治疗至少半年以上的患者,TSH升高与氯氮平剂量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判别分析表明对于无高血压病或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阴性症状重、TSH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是心脑血管并发的风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异常,注意这一改变对心身疾病的相互影响,防范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氯氮平相对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可能较大一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训练,探讨其对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2周的康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其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训练12周后研究组SANS、SAPS、SDSS量表评分及NOSIE消极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降低,而NOSIE积极评分较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

  • 标签: 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神分裂患者参与病区管理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仅研究组参与病区管理,入组前,60天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参与病区管理,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积极参与病区管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有正性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参与病区管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处于康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一般家庭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和家庭护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SI)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入组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研究组BPRS和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社区精神分裂患者病情更加稳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符合慢性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家属进行社区康复培训以利于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年后干预组比对照组BPRS总分、SDSS总分均减少,部分指标P值﹤0.05;干预组入组后1年后比入组前BPRS总分、SDSS总分均减少,部分指标P值﹤0.05。结论开展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康复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服药依从性,缓解焦虑,恢复劳动能力,减少复发率。

  • 标签: 家庭干预 精神分裂症 简明精神病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0例复诊精神分裂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因素、患者自知力、治疗药物种类及对不良反应的感受不同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小、家庭支持不好、自知力缺乏、使用传统药物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对更低。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男性精神分裂患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32例男性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给予哌罗匹隆连续治疗8周。对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时检测催乳素,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催乳素水平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PANSS分与基线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哌罗匹隆对男性患者催乳素的影响不明显,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哌罗匹隆 男性 精神分裂症 催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13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成支持组(62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包括无家人管理或有家人管理但很少来院探视的患者,支持组则包括家人定时探视并与之交流的人员。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在疾病控制方面明显低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社会功能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庭关怀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新举措。对7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通过施行人性化服务行为,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娱疗活动,工疗活动,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等;从而构建了和谐健康的交流平台,缩小了护患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技能,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延缓精神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P300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或躁狂发作诊断标准113例患者进行P300检测,比较首发精神分裂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波幅、波面积的差异。结果首发精神分裂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波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视觉P300潜伏期可以作为鉴别首发精神分裂与首发躁狂发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P300 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陪护护理措施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治疗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00例患者每个系统都有人患病,其中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相对更多有67人,占有患病人数的67%的比例。且所有患者中有92名(92.0%)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这三种药物的使用比例次序分列前三位。结论在进行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护理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其创造舒适环境,并在日常护理中提供亲情式耐心、全面、深入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患者入院初期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随机抽取的150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入院攻击行为风险评估,对106例存在攻击行为风险的患者落实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院初期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风险64例有明显攻击行为风险。干预一个月后,高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或低风险,低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结论做好入院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防范攻击行为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