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对其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分析。我们在临床上碰到的各种严重疾病所致呼吸衰竭,常需要在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加上危重症患者习惯性运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及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经济负担明显加重。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脱机拔管,增强免疫力是减少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ICU 肺部真菌感染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NICU院内感染的第三位原因,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威胁新生儿生命。为提高新生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学术研究进行综述。随着极低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认为低胎龄儿、极低体质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而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等与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与有关。近年来,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用于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治疗上尚没有一致的意见,不少学者提出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

  • 标签: 新生儿 深部 真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疾病 院内感染 真菌感染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临床上的表现以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7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的随访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结果发现,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3.7%,在临床治疗中,肺部真菌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特征,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合痰培养以及组织病理学才能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肺部真菌感染最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诱因为病人因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和化疗等,其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以抗真菌治疗和原发疾病的综合治疗为主。结论肺部真菌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继发导致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另外,白假丝酵母菌是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为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而且还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 真菌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45例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识别了其主要感染因素和后续的预防措施。

  • 标签: ICU 肺部感染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宜昌地区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2012年五年间我科门诊180例皮下组织真菌病患者。结果①申克孢子丝菌仍是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裴氏着色霉、白念珠菌。但近五年孢子丝菌病病例数明显减少,马尔尼菲青霉基本保持稳定②年龄构成患病数最多的为30岁以上患者,近2年,15岁以下患者明显增多③易感因子中外伤最常见,蚊虫叮咬伤、感染逐年增多。结论申克孢子丝菌仍是最常见致病菌,但近年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儿童的皮下组织真菌病近年日益增多。

  • 标签: 皮下组织 真菌 感染
  • 简介:摘要通过收集2011年一月至2012年一月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发现肝胆外科病房真菌感染主要感染途径是下呼吸道和深部切口,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深部真菌感染疾病主要是肝胆胰恶性肿瘤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是长期的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真菌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一经发现就必须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恶化。并且根据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病理,需要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肝胆外科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抽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内科住院病房临床诊断的真菌性肺部感染患者资料。结果46例患者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36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癌合并肺结核1例,1型糖尿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1例,化脓性胸膜炎1例,原发性真菌性肺炎1例。胸片及CT检查肺部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28例,右上肺阴影3例,右下肺阴影5例,单结节影3例,双肺弥漫性结节阴影7例。全部病例均使用了氟康唑静脉用药,其中2例因效果不佳,改用了伊曲康唑。治愈10例,好转27例,9例患者因用药1周无效,自动出院。结论真菌性肺部感染常常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下发病,常为继发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常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混淆。本组资料显示,血常规、肺部影像学征象,以及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均不易鉴别。多次痰涂片、培养有利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亦是明确诊断的一个佐证。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医院综合重症病房(ICU)患者,对其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ICU真菌感染患者23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我院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居于首位的为念珠菌感染。结论医院针对高危患者,起初应该对其进行抗真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真菌感染的情况,对于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对其进行抢先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该对其进行目标性治疗,研究真菌的类型选择具体的药物对症治疗。

  • 标签: 综合重症病房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86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序贯治疗,400mg/d,疗程4-6周,79例治愈无其他系统的真菌感染,5例复发后治愈,2例并发真菌性肺炎者死亡,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8天。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配合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白色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住我院结核科的确诊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87例患者进行痰液、临床表现、X线影像特征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7.0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10.34%,热带念珠菌,占4.59%。氟康唑可作为首选药物。本组87名患者,治疗时间14~29d,平均(15.22±3.26)d,治愈和好转81例(96.55%),无变化3例(3.44%)。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结核 真菌 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染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结果经分析和统计发现,我院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4%,其中60岁以上发生感染的占到了76.9%,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菌感染率越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受真菌感染的占51.3%;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约占53.8%;造成真菌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放化治疗及营养不良等;相应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真菌治疗。结论造成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有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放化疗和营养不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提高,要重视老年患者感染的预防,对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真菌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真菌感染 易感染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泡灌洗液真菌葡聚糖检查提高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诊断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其中临床诊断或是确诊为IPFI的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纯肺炎组、非感染组,确诊的单纯肺炎52例患者作为单纯肺炎组;未有任何感染的症状以及无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咳嗽28例作为非感染组。对观察组(IPFI组)和单纯肺炎组患者在病变的部位进行灌洗,对非感染组患者在右肺中叶或是左肺舌叶进行灌洗。回收液的总量记录,进行病原学真菌葡聚糖检查试验,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比较二组的诊断价值。结果G试验水平试验观察组(IPFI组)的检测值明显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的检测值,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G试验水平观察组(IPFI)组显著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LFG试验灵敏度高于血浆G试验,提示对患者进行BALFG检查能够比血浆G检查对侵袭性肺部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方面具有更及时准确及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肺泡灌洗 真菌感染 下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致病诱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10-2011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结果,亦与患者年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下呼吸道 真菌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结果50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44例患者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88%)。致病菌株方面,其中38例患者的致病菌株属念珠菌(76%),11例致病菌株属霉菌(22%),1例致病菌株属隐球菌(2%)。临床表现以高热、咯血、气促、消瘦、胸痛为主,肺部有干湿啰音。经对症治疗后,其中47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卡泊芬净药物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观察技能,有效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通过32例临床护理病例的用药观察,总结该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疗效较好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静脉炎;4例出现寒颤,3例出现腹泻。结论选择合适的静脉、合适的溶剂,准确的剂量和按时给药,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可确保药物疗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卡泊芬净 肺脏 真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40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3例伴随着真菌感染,占总数的15.00%,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占总数60%,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总数的10%,消化道感染患者占总数的30%,而引起真菌感染的病原体主中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5%,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4%,克柔假丝酵母菌占6%,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多发于患者呼吸道部位,其病原体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