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癌分为细胞肺癌及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而肾上腺、脑及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药物局部浓度不高,导致化疗药物对BM的控制率较低。但是动物实验证实,数毫米的转移瘤即可破坏血脑屏障的功能,甘露醇的使用和放疗剂量达到30Gy以上均可使血脑屏障功能受损。因此,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对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化疗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本文就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化疗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治疗对晚期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50例晚期细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剂量卡培他滨的维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维持治疗的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及空气的污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影响,肺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肺癌又分为了细胞肺癌及细胞肺癌两种类型,其中非细胞肺癌占据80%以上。目前随着肺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长,传统的手术、放化疗难以更好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因此探索更多高效、低毒、副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成为目前最大的研究热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观察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以及手术前后hs-CRP、IL—6等的检测水平。结果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0.33±50.62)min,术中失血量为(110.26±83.11)mL,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36±5.12)枚,术后引流时间、住院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47±1.53)、(6.13±2.42)与(2.47±0.68)天;手术前、后65例患者hs-CRP、IL—6等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细胞肺癌具微创性,能有效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并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hs-CRP
  • 简介: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增加了4倍多,已占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非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且占所有肺癌的约75%~80%,临床常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模式进行治疗,因大多数确认的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我科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它具有先进的原装内置自动多叶光栅,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它可最大限度杀伤癌细胞,最小范围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调强放疗 同步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NSCLC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检测并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T、APTT、Fib、D-D分别为(13.21±1.41)s、(36.32±4.82)s、(5.53±1.02)g/L、(0.83±0.07)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对化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NLR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分期、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血红蛋白(hgb)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化疗前4.11±2.94与化疗后3.04±2.5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SCLC患者病理分期越晚,NLR值越高;化疗后NRL值的降低对化疗评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化疗的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替尼单药治疗,250mg/d,每月评估病情,治疗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共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时近期疗效评估显示36例患者中,未出现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1例(30.6%),稳定16例(44.4%),进展9例(25.0%),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5.0%(27/36)。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皮疹16例,腹泻11例,食欲下降7例,轻度恶心9例、乏力7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远期随访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52.8%。肝功能异常3例停药,保肝1周后功能好转,继续用药。结论吉替尼治疗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耐受。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原发性食管细胞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分析,总结食管细胞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32例原发性食管细胞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食管细胞分为单纯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两种类型,镜下多为单纯细胞型。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Syn(突触素)、CgA(嗜铬蛋白A),阳性表达率NSE为91.3%,Syn为94.3%,CgA为80.1%。结论原发性食管细胞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点,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药化疗和靶向药物在晚期老年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细胞肺癌的晚期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单药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每60人。单药化疗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培美曲塞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组患者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吉替尼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从开始治疗后的总生存期以及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患者经过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达到81.7%,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的55%;同时,靶向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是要显著高于单药化疗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靶向药治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单药化疗组为36.7%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对晚期高龄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比单药化疗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更能够减少、减轻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未来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晚期高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替吉奥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细胞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替吉奥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接受替吉奥胶囊口服治疗与盐酸厄洛替尼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替吉奥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细胞肺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控制疾病,并提高无疾病进展期与总生存期。(2)替吉奥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厄洛替尼,但远期疗效与厄洛替尼相比稍差。

  • 标签: 替吉奥 厄洛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早期细胞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胸腔镜下与常规开胸手术根治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全胸腔镜肺叶切除34例患者,随机选取34例开胸肺叶切除患者作对照,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方面指标。结果全胸腔镜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开胸组(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相比在治疗细胞肺癌时,该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创伤、术后恢复时间短,对淋巴组织的清扫更加彻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完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术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伽玛刀配合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对于中晚期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确诊收治入院的42例中晚期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伽玛刀配合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伽玛刀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21例中,CR2例,PR18例,NC1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21例中,CR2例,PR17例,NC2例,总有效率90.5%,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食欲不振3例,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5例,均为Ⅰ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恶心、食欲不振8例,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8例,其中Ⅰ度不良反应6例,Ⅱ度不良反应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配合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可明显减轻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伽玛刀 核糖核酸Ⅱ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化疗失败的的晚期细胞肺癌(NSCLC)83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位培美曲塞组(24例)、吉替尼组(25例)和多西他赛组(24例),分别接受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观察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不良反应等,评估不同二线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月3日,83例患者存活27例,死亡55例;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0.8%,疾病控制率(DCR)为50.0%;多西他赛组ORR为25.0%,DCR为46.8%;吉替尼组ORR为24.0%,DCR为56.0%;三组患者的ORR、DCR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美曲塞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3±1.71)月,总生存期(OS)为(8.33±2.11)月;多西他赛组PFS为(5.51±1.82)月,OS为(8.54±1.45)月;吉替尼组PFS为(5.51±1.82)月,OS为(8.16±2.07)月;三组患者的PFS、OS无显著差异(P>0.05)。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组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多见,吉替尼组以皮肤不适、结膜炎、口腔溃疡和腹泻多见。结论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效果相似,三类二线治疗的毒副作用各有不同。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卡铂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Ⅲ、Ⅳ度)、贫血(Ⅲ、Ⅳ度)、血小板减少(Ⅲ、Ⅳ度)、消化道反应、脱发、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且毒副作用相对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是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理想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卡铂 培美曲塞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局部晚期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方法。方法20例NSCLC患者中10例行大分割适形放疗.2.5~4Gy/次,每日一次(总剂量48-60Gy,共12-15次,总疗程2-3周;10例行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共30-35次,总疗程6周。观察治疗后1、2年内局部病灶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食道损伤发生率。结果放疗后3个月,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78.3%和43.2%。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2%(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32.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差异显著(P<O.01);两组放射性、食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晚期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 标签: 肺肿瘤 放疗,适形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细胞肺癌治疗中培美曲塞二钠单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3/6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单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二钠单药 老年非小细胞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在晚期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呼吸科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取并予以全面诊治的43例晚期细胞肺癌病患(作为实验组),选择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同期选择43例晚期细胞肺癌病患(作为对照组),以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选择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细胞肺癌有助于改善病患临床指标,可推广。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对于老年ⅢB/Ⅳ期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深入评价此化疗方案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ⅢB期和Ⅳ期细胞肺癌患者80例,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分别统计治疗后鳞癌(n=40)和鳞癌(n=40)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后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达到完全缓解,鳞癌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鳞癌组患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鳞癌,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化疗,有效提高ⅢB/Ⅳ期细胞肺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尤其延长鳞状细胞无进展生存时间,并降低肿瘤转移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顺铂 疗效分析